[发明专利]一种沸腾状态检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烹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4807.7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史井雄;周华;褚武建;肖胜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2 | 分类号: | G01N25/02;G01N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王莹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沸腾 状态 检测 方法 应用 烹饪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沸腾状态检测方法,检测获取的重量数据并计算重量数据变化的重量差数据,将重量差数据与沸腾状态对应的重量波动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沸腾状态。该沸腾状态检测方法不简单的通过重量的单一变化趋势而判断沸腾状态,避免了因沸腾状态带来的振动对重量的影响而引起的判断误差,也避免了因物料变化引起的判断误差。该沸腾状态检测方法对沸腾状态的判断更加准确,适用性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烹饪系统,包括设置于烹饪器具上的重量传感器、设置于烹饪器具中的控制器,重量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应用该沸腾状态检测方法的烹饪系统,工作过程对烹饪状态的判断更加准确,使用更加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沸腾状态检测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设备的不断迭代和智能化,智能烹饪是目前烹饪领域一项热门的研究内容。现有烹饪设备中,有采用称重来识别锅内是否添加食材或取出食材,以便实现一部分智能烹饪,但称重的功能也只停留在食品的称重,而不具备其他深入的功能探索,比如汤汁沸腾的识别。
授权公告号为CN104510329(申请号为201510024278.7)的中国发明专利《烹饪器具的菜谱生成系统及烹饪器具》,其中公开的方案中,在烹饪过程中,计算出烹饪材料在不同烹饪时间点的重量损失量;根据烹饪材料的重量损失量随烹饪时间的变化确定液体沸腾时间点。还有申请公布号为CN107421126A(申请号为201610345446.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非接触式可自动检测水沸腾状态的加热装置及控制方法》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205505114U(申请号为20162025345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通过称重检测沸腾的电陶炉》,其中公开的方案均在烹饪过程中检测重量的损失量,当出现重量损失量时即判断为沸腾状态。但是烹饪过程中用户的操作的随机性比较高,仅仅通过重量的损失量即判断为沸腾状态,则难免出现人为的减少物料而导致的沸腾状态误判的情况,适用性差。
另外,申请公布号为CN107992808A(申请号为201711193739.9)的中国发明专利《沸腾振动的声波信号时频联合特征提取及沸腾识别方法》,其中公开的方案中则采用声波信号来识别锅内液体的沸腾状态,但是由于在烹饪过程中噪声的干扰,导致采集的信号较难处理,同时采用声波信息识别沸腾的算法和程序也对软硬件的要求极高,使得采用声波分析沸腾的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可实现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适用面广,实现简单,且对沸腾状态识别准确性高的沸腾状态检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烹饪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沸腾状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获取的重量数据并计算重量数据变化的重量差数据,将重量差数据与沸腾状态对应的重量波动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沸腾状态。
优选地,该沸腾状态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获取实时的重量数据Wn+1;
S2、计算当前获取的重量数据Wn+1与前一采样的重量数据Wn的重量差M;
S3、将|M|与沸腾状态对应的重量波动阈值范围[A,B]进行比较,其中,0<A<B;
S4、如果A<|M|<B,则判断目前为沸腾状态。
为了增加对沸腾状态判断的准确性,S4中,如果A<|M|<B,计数C=C+1;如果 |M|≥B或|M|≤A,则C清零;
循环进行S1至S3,如果C=X,则判断目前为沸腾状态;
其中X表示在A<|M|<B条件下能够确定为沸腾状态阈值次数,X为正整数;
更智能化地,如果|M|≥B,则判断在增减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 下一篇: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