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石蜡70产品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84999.1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屹凡;刘森瑞;陈育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屹凡 |
主分类号: | C10G73/38 | 分类号: | C10G73/38;C07C17/10;C07C19/01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氯原子 氯化石蜡 自由基 氯代烷 氯化氢 制备 超声波震荡 反应速度快 烷基自由基 安全环保 分子反应 分子吸收 链锁反应 氯代烷烃 氯化反应 生产效率 烷烃分子 液体石蜡 质量稳定 氯气 连锁反应 分子链 精制液 氢元素 热氯化 精液 烷烃 断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石蜡70产品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液体石蜡与氯气通过热氯化法的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石蜡;反应通常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氯分子吸收自由基或热能,产生活性氯原子,夺取烷烃分子中的氢,生成氯化氢和烷基自由基;带自由基的烷烃与氯分子再发生第二步反应生成新的活性氯原子和氯代烷,然后活性氯原子再和氯代烷分子反应,生成带自由基的氯代烷烃和氯化氢,呈链锁反应。有益效果是:增加一次或二次超声波震荡,加快精制液蜡C‑H键的断裂,加快活性氯原子取代精液蜡分子链中氢元素,提高了取代连锁反应速率,提高氯的转化率;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反应速度快,反应彻底,产品质量稳定,安全环保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化石蜡及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氯化石蜡70产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石蜡70是重要的阻燃剂,国外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阻燃法规的建立和健全,该产品以其低廉的价格,广泛用于橡胶、电缆、塑料加工业。
国内传统氯化石蜡-70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四氯化碳溶剂法”,其工艺比较成熟,在常温、常压下反应,速度较快,含氯量和软化点等技术指标最容易达到要求,缺点是要用RCl-42,三至四倍的四氯化碳做溶剂,由于四氣化碳沸点低、易挥发,对人毒性较大,又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属于世界禁用产品,且该方法非常复杂,设备投资过高,生产成本高,设备腐蚀严重,工人的操作环境恶劣;一种是“水相法”,其反应速度快,从RC1-42做起,仅氯化5小时即能达到含氯量68-72%,软化点达100℃,但其投资较高,产品成本比“四氯化碳法”还要高,生产成品中仍含有四氯化碳,没有根除四氯化碳的使用,另外由于加水氯化生成的热稀酸对氯化、分离设备等有腐蚀作用,稀酸难于回收,水洗后的半成品难于干燥,反应时随着含氯量的升高,水、料难于乳化,形成自然分层,继续氯化难于进行;另一种是热氯化法,是通过提高反应温度,提供活化能和降低物料粘度达到生产RC1-70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制得的产品质量普遍存在色泽较差,软化点较低,上氯速度慢,要达到规定的含氧量相当困难,而且热稳定性差,所得产品使用性能也较差,使用面窄。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1526796A,提到一种《一种氯化石蜡-70的制备方法》,是以液氯和固态石蜡为原料,将液氯气化后与熔化后的固态石蜡在主反应釜中进行混合,控制反应温度在50-200℃之间,分三个阶段进行取代链锁反应,控制各阶段的反应时间,最终反应生成氯化石蜡-70,是一种成品中不含四氯化碳、投资小、产品成本低、不腐蚀设备、含氯量和软化点高、产品使用性能好的助化热氯化生产氯化石蜡-70的方法。但是仍然存在反应速度慢和反应不彻底的问题。反应慢,时间太长;100多个小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氯化石蜡70产品及制备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反应速度快,反应彻底,产品质量稳定,安全环保无污染等特点。
本发明提到的一种氯化石蜡70产品及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采用液体石蜡与氯气通过热氯化法的作用下进行氯化反应,生成氯化石蜡;氯化反应通常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氯分子吸收自由基或热能,产生活性氯原子,夺取烷烃分子中的氢,生成氯化氢和烷基自由基;带自由基的烷烃与氯分子再发生第二步反应生成新的活性氯原子和氯代烷,然后活性氯原子再和氯代烷分子反应,生成带自由基的氯代烷烃和氯化氢,呈链锁反应,反应过程如下:
Cl2(热或催化剂)→C1·+C1·
Cl·+RH→HCl+R·+Q
R·+Cl2→RCl+C1·
C1·+RCl→RCl·+HCl+Q
RCl·+Cl2→RCl2+Cl·
该反应属放热反应,反应进行中不需再供给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屹凡,未经刘屹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84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热解由混合烃源生产BTX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秸秆回收气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