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294867.7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宋锡滨;潘光军;焦英训;艾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06 | 分类号: | C01B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陈征 |
地址: | 25709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ssz 13 分子筛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硅源、铝源、碱源、结构导向剂和水混合制得起始凝胶,然后将铜源加入所述起始凝胶中,充分分散后,在45~80℃的温度下,陈化8~24h获得分子筛前驱体干胶;再将所述分子筛前驱体干胶采用蒸汽辅助法晶化得到Cu‑SSZ‑13分子筛。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易于实现。所制得的Cu‑SSZ‑13分子筛中的Cu物种呈高度分散状态,且Cu物种含量易于调变,可在NH3‑SCR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筛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SSZ-13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NOx可能与其他类型的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和雾霾等不同形式的大气污染现象。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已经成为NOx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柴油车虽然数量不占机动车总量的主要份额,但是其排放的NOx数量巨大,是移动源NOx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机外净化技术已经成为移动源NOx治理的必然选择。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NH3-SCR)是目前主流的NOx机外净化手段,由于其具有较高的NOx转化效率和适宜的成本,目前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
催化剂是NH3-SCR技术的核心。以钨钛氧化物为载体的钒基催化剂(V2O5-WO3/TiO2)最初被引进到移动源NH3-SCR技术中,这种适用于治理固定源NOx的商用催化剂在移动源NH3-SCR技术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其活性组份V2O5具有毒性,在使用中容易流失,高温活性和选择性也比较低。过渡金属交换的分子筛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NH3-SCR活性和选择性,其中铜基分子筛的催化性能最为优异。但是,常见的中孔和大孔分子筛经过水热处理后会出现严重的骨架铝脱出,活性组份配位状态和存在形式发生变化,导致其NH3-SCR反应活性严重下降。
含Cu的SSZ-13分子筛(Cu-SSZ-13)的出现解决了分子筛基催化剂水热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宽的温度窗口,良好的抗碳氢化合物中毒性能,是目前公认最具优势的SCR催化剂且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在Cu-SSZ-13分子筛中,通过离子交换法引入的Cu物种有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与两个骨架铝原子配位的孤立Cu2+和与一个骨架铝原子配位的孤立[Cu(OH)]+。这两种类型的Cu物种具有相似的NH3-SCR活性,但是在温度高于400℃的情况下,孤立[Cu(OH)]+的NH3-SCR选择性会发生显著下降而孤立Cu2+仍然保持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因此,改善Cu物种在SSZ-13分子筛的分散状态是提升移动源NH3-SCR催化剂的重要手段。
制备方法决定了Cu物种与SSZ-13分子筛的结合方式以及Cu物种在SSZ-13分子筛中的位置,配位状态和价态。巴斯夫公司的专利CN102946997A公布了一种直接将Cu2+交换到Na型SSZ-13分子筛中的方法。这种方法避免了常规Cu-SSZ-13分子筛制备过程中繁琐的焙烧交换等多个步骤,提高了Cu物种的利用率,显著地减少了废水的排放。但是此专利并没有公布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Cu-SSZ-13分子筛的催化性能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4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