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挂轨机器人运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298032.9 | 申请日: | 2018-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6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徐波;胡宏宇;张立群;舒信;汪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B25J19/02;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梅照付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挂轨 运行系统 室内 设备状态监测 电力设备 定制服务 工作效率 供电平台 轨道平台 后台监控 设备异常 通信平台 外观缺陷 无人值守 行业业务 集群化 可移动 耐高寒 热故障 智能化 传感器 时长 巡检 感知 替代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挂轨机器人运行系统,属于机器人运行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室内挂轨机器人、供电平台、通信平台、后台监控平台、轨道平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热故障、外观缺陷等设备异常现象,提高运行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真正起到减员增效的作用;本发明具备智能化、集群化、耐高寒与高温、运行时长的优势;本发明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中能够替代人工执行巡检任务;本发明的室内挂轨机器人作为可移动的感知执行平台,可搭载多种传感器,用于特定设备状态监测和操作、行业业务处理等定制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运行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挂轨机器人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室内环境(如开关室、GIS室、保护室等)和配电所需要有人值守,值守人员要完成对高压设备进行红外温度监测和仪表设备的图像识别等任务。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的热故障、外观缺陷等设备异常现象,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这种安排,需要大量的值守人员来完成,从而导致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出现。
发明内容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内挂轨机器人运行系统能够全面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室内挂轨机器人运行系统,包括:室内挂轨机器人、供电平台、通信平台、后台监控平台、轨道平台,所述通信平台设置于室内挂轨机器人内驱动室内挂轨机器人工作,所述供电平台分别给室内挂轨机器人和通信平台供电,所述通信平台通过供电平台与后台监控平台电连接,所述后台监控平台通过通信平台控制室内挂轨机器人在轨道平台上运动;
所述室内挂轨机器人包括运动底盘、伸缩模块、检测机构、云台模块、集电器、警示灯、电源开关、安全停障传感器、局放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所述运动底盘设置于伸缩模块固定端与伸缩模块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置于伸缩模块的伸缩端与伸缩模块连接,所述云台模块包括连接杆、可见光摄像仪、红外热像仪,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检测机构的底端与检测机构连接,所述可见光摄像仪设置于连接杆一侧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红外热像仪设置于连接杆另一侧与连接杆连接,所述集电器设置于运动底盘顶端与运动底盘连接,所述警示灯设置于运动底盘下端一侧与运动底盘连接,所述电源开关设置于运动底盘一侧与运动底盘连接,所述安全停障传感器设置于检测机构一侧与检测机构连接,所述局放传感器设置于检测机构另一侧与检测机构连接,光电传感器设置于运动底盘内与运动底盘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分别与运动底盘、伸缩模块、检测机构、云台模块、集电器、警示灯、安全停障传感器、局放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供电平台采用滑触线供电,所述滑触线采用DC36V作为电源输入,所述滑触线长度可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定制;
所述通信平台内设有载波通信模块,所述运动底盘、伸缩模块、检测机构、可见光摄像仪、红外热像仪、集电器、警示灯、安全停障传感器、局放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分别通过以太网接入载波通信模块,所述载波通信模块通过以太网高频信号加载于电流,通过供电平台内的滑触线进行传输;
所述后台监控平台为WebService监控平台,所述WebService监控平台具备提供巡检时采集、存储可见光和红外视频的功能,所述WebService监控平台支持视频的播放、停止、抓图、录像、全屏显示的功能;
所述轨道平台为高强度铝合金轨道,所述铝合金轨道支持90°折弯,可拼接为U型弯和S型弯,可以根据现场环境进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980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自由度智能抓取机械臂
- 下一篇:自主组装的模块化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