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人自动驾驶货运的地下通道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0612.7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游克思;俞明健;范益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4H6/42;E04H6/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人 自动 驾驶 货运 地下通道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自动化货运的地下通道,所述地下通道内为自动驾驶区,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道的端部设置模式转换区,所述模式转换区用于分隔人工驾驶区和自动驾驶区,所述模式转换区内包括人行区以及位于人行区两侧的车道,所述人行区与其两侧车道之间设置隔离设施,所述人行区和自动驾驶区之间也设置隔离设施,所述人行区和人工驾驶区之间设人员出入口,人行区两侧的车道设有若干个停车位,人行区与其两侧车道之间的隔离设施中设有与所述停车位配合的屏蔽门。本发明提出了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相结合的双模式运输制式,通过设置模式转换区实现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的切换,并通过地下专用通道满足自动驾驶高效的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道路交通及城市物流配送等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人自动驾驶货运的地下通道及其控制系统,利用自动驾驶技术及地下通道来解决端至端的自动化货运问题,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货运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快递业务等迅猛发展,但传统配送面临着配送效率低,配送服务质量差、社会影响问题等。对于港口城市,大型集装箱港口大都依城而建,与城市高度重叠,港口陆路集疏运交通需要大量穿越城市或占用城市道路资源;港口集疏运模式不合理,公路运输比例过高,城市和港口矛盾突显,以地面集卡车为主的货运交通带来了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港口城市综合环境日益恶化。此外,城市货运还将面临着劳动力不足以及因人工成本带来货运成本高昂等问题。
如何解决城市货运带来的负面问题,需要可持续的新型货运方式。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驾驶货运结合地下通道的新型货运模式,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尽可能减少对城市现状的影响,且采用专用通道、专用路权的形式,避免其他干扰,并采用人工驾驶与自动驾驶相结合的双模式,能够解决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局限性的问题,在专用道上采用自动驾驶能够极大提高运输效率,在园区或城市道路采用人工驾驶,提高运输安全。本发明提出的对港口、城市配送等物流运输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无人自动化货运的地下通道,采用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相结合的双模式运输制式,通过设置模式转换区实现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的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无人自动化货运的地下通道,所述地下通道内为自动驾驶区,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道的端部设置模式转换区,所述模式转换区用于分隔人工驾驶区和自动驾驶区,所述模式转换区内包括人行区以及位于人行区两侧的车道,所述人行区与其两侧车道之间设置隔离设施,所述人行区和自动驾驶区之间也设置隔离设施,所述人行区和人工驾驶区之间设人员出入口,人行区两侧的车道设有若干个停车位,人行区与其两侧车道之间的隔离设施中设有与所述停车位配合的屏蔽门。
进一步地,模式转换区的每个车位均配置车辆引导系统,结合红外探测,确保车辆停放至准确位置。
进一步地,在模式转换区的两侧设置蓄车区,用于高峰时间以避免拥堵,临时停放,起到削峰功能。
进一步地,地下通道的车道宽度设计为3.1m,且为双向两车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自动化货运的系统,采用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相结合的双模式运输制式,通过设置模式转换区实现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的切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无人自动化货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自动驾驶运输装备,所述自动驾驶运输装备采用自动驾驶两用集卡制式,采用V2X技术实现对车辆的远程控制以及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控制,兼顾自动驾驶和人工驾驶两种模式;
地下通道,所述地下通道内为自动驾驶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0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