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质量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一体式探针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2670.3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汪圣林;刘昊;胡大昌;胡勇;雷鹏飞;刘继国;徐作斌;高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0 | 分类号: | G01N27/20;G01N2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组件 质量检测装置 成对设置 采集端 驱动端 探针组 采集模块 匹配设置 驱动模块 质量检测 焊缝 焊接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系统 快速检测 焊接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焊接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量检测装置,所述质量检测装置包括集成探针组、驱动模块以及采集模块,所述集成探针组包括多个成对设置且由一驱动端和一采集端构成的一体式探针组件,且所述一体式探针组件的驱动端与另一成对设置的一体式探针组件的驱动端匹配设置,以及所述一体式探针组件的采集端与另一成对设置的体式探针组件的采集端匹配设置。本发明还涉及质量检测系统、质量检测方法及一体式探针组件。本发明设计一种质量检测装置、系统及基于焊缝的质量检测方法,通过集成探针组、驱动模块以及采集模块的配合,实现了快速检测整条焊缝的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质量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质量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一体式探针组件。
背景技术
激光焊是一种精密的焊接方法,是指以高能量密度的激光作为热源,熔化金属后,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其焊接精度高、焊接速度快、焊接变形小且焊接不需要真空环境,20世纪70年代主要用于焊接薄壁材料和低速焊接,焊接过程属热传导型,即激光辐射加热工件表面,表面热量通过热传导向内部扩散,通过控制激光脉冲的宽度、能量、峰值功率和重复频率等参数,使工件熔化,形成特定的熔池。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微、小型零件的精密焊接中。
随着激光设备的发展,激光焊的焊接速度越来越快,比如扫描振镜焊接速度可达驱动探针200mm/s,导致企业对焊接质量检测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常用的检测方法,如磁粉探伤、渗透探伤、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
磁粉探伤是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将钢铁等磁性材料制作的工件予以磁化,利用其缺陷部位的漏磁能吸附磁粉的特征,依磁粉分布显示被探测物件表面缺陷和近表面缺陷的探伤方法,该方法效率低且污染工件。
渗透探伤是利用毛细现象检查材料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该方法效率不高。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的一种方法,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该方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且不适合有空腔的结构。
射线探伤是利用某种射线来检查焊缝内部缺陷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器材费用较高且检测速度较慢。
电阻检测焊缝质量是一种新型的焊接质量检测方式,目前研究成果中,一般以四个并排探针,其中外侧两个探针作为驱动探针释放脉冲电流,内侧两个探针在焊缝两侧作为采集探针,采集焊缝两侧电压变化,通过电阻计分析计算焊缝电阻。检测大多是同时滑动四根探针检测整条焊缝电阻。虽然原理上可行,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探针滑动造成工件表面划伤,探针多次滑动后的磨损影响检测结果。特别是滑动式检测对工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极易会产生异常数值,严重干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探针滑动检测还存在探针容易弯曲产生变形、探针滑动速度低,检测效率慢等问题。因此探针滑动检测焊缝电阻判断焊缝质量,目前很难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成熟的电阻计,如安柏,日置等公司的微电阻检测仪。仪器的测试原理相近,均是四线测电阻,其中两根驱动线连接电阻计驱动端口(Drive)和探针,另两根采集线连接采集端口(Sense)。驱动线连接的探针在焊缝两侧释放直流电流,采集线连接的探针采集焊缝两侧电压变化,通过电阻计输出阻值。只是目前的仪器通道只有两个驱动端口和两个采集端口构成一个检测通道,只能是检测焊缝某一处的电阻,难以对整条焊缝快速检测来判断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质量检测装置,克服了单通道检测造成的工件表面划伤、检测效率低以及可靠性不高的缺陷。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质量检测系统,克服了单通道检测造成的工件表面划伤、检测效率低以及可靠性不高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26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