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滴加工艺制备沉淀法白炭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3474.8 | 申请日: | 2018-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8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傅舟平;彭令军;唐任志;唐志凡;刘翠杰;姜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3/193 | 分类号: | C01B33/193;C08K3/36;C08L2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叶碧莲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工艺 制备 沉淀 炭黑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滴加工艺制备沉淀法白炭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往反应釜中配制底液并控制水玻璃含量;根据所需生成的产品不同,控制搅拌速度、反应温度,从反应釜底喷射硫酸,同时从反应釜底或反应釜顶喷射水玻璃溶液,反应直至水玻璃溶液喷射完成;升温后再次从反应釜底喷射入硫酸,控制反应体系的pH,酸化、熟化,直至反应完成;将所得合成液压滤、洗涤、浆化、干燥,得到沉淀法白炭黑。相比现有沉淀法,采用硫酸从罐底喷入,水玻璃溶液从罐底或罐顶加入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白炭黑,可改良不同白炭黑产品的比表面积,吸油值;且生产过程中尾气排放杜决了酸性排放,转为中性排放,不仅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且完全实现环境友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改进滴加工艺制备沉淀法白炭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炭黑又名水合二氧化硅,目前常规生产方法主要有气相法和沉淀法。其中白炭黑主要用作硅橡胶的补强剂、涂料和不饱和树脂增稠剂、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补强剂、牙膏摩擦剂等。
沉淀法是指以硫酸、盐酸、二氧化碳与水玻璃为基本原料,生产二氧化硅。沉淀法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硫酸和水玻璃为原料生产,反应后得到的白炭黑合成液为二氧化硅、硫酸钠以及水的混合体系。沉淀法制备白炭黑产品,因其反应时酸、碱在合成罐中的不同滴加特性,在合成过程中形成原生粒子之间不同的自聚度,不同的自聚度形成了不同粒径大小、比表面积、分散性、在橡胶中体现为不同结构度等性能的白炭黑产品。不同性能的白炭黑产品市场应用领域不一样。CN101659415A在反应前的水玻璃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再用盐酸作为沉淀剂制备沉淀法白炭黑,虽然能解决白炭黑颗粒易发生团聚现象的难题,但影响其纯度,不适合用于橡胶的增强填充剂。CN14347000A提出二步法制备沉淀法白炭黑的方法,通过向水玻璃中加入酸化剂反应至介质pH7.0~9.2,在保持pH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导入剩余的酸化剂与水玻璃,制备二氧化硅的粉体,但该方法极易出现凝胶化,粒径不可控,稳定性不高,具有局限性。且上述的沉淀法白炭黑合成过程中,因酸、碱合成过程中需连续滴加,有一定量的水蒸汽和酸气排出,增加了环境管理治理投入。
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改进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的方法,增加产品不同规格指标的调控区间,拓展市场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满足环境友好性以及不同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滴加工艺制备沉淀法白炭黑的方法,不仅可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不同规格指标的调控区间,且能有效满足环境友好性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滴加工艺制备沉淀法白炭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往反应釜中加入工艺热水,搅拌加热至反应温度,预滴加水玻璃溶液,控制底液中水玻璃含量在0.07mol/L;
2)根据所需产品的不同,控制反应温度偏差在±0.1℃,从反应釜底以0.6~0.9立方米/小时的速度喷射入硫酸,同时从反应釜底或反应釜顶以12~14立方米/小时的速度喷射入水玻璃溶液,控制搅拌速度反应,直至水玻璃溶液喷射滴加完成,控制反应时间在90~100min;
3)将步骤2)所得反应体系温度升高5℃,改变搅拌速度,平衡后再次从反应釜底以0.3~0.5立方米/小时的速度喷射入硫酸,速度为步骤2)速度的1/2,控制反应体系的pH为4.3~4.8,喷射完成后继续搅拌熟化,直至反应完成;其中,步骤2)和步骤3)喷射的所述浓硫酸的重量比为1:0.5;
4)将完成所得合成液压滤、洗涤、浆化、干燥,得到沉淀法白炭黑。
进一步地,所述底液的体积用量为反应釜体积的37~45%。优选为37%、43%或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兴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34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