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及制备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08753.3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针;宋腾飞;陈梦宣;连晓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71/00 | 分类号: | C07J71/00;C12P33/20;A61P31/04;C12R1/8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药 活性 物质 青霉 制备 用途 | ||
1.一种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所述的青霉碱醚A的化学结构式为:
2.权利要求1所述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1)灰黄青霉的分离培养
取粗腿厚纹蟹(Pachygrapsus crassipes)在75%的乙醇中浸泡10秒除去表面微生物,然后用无菌水清洗三次后匀浆,离心后取上层液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取不同浓度的悬浮液均匀分散到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室温条件下培养后,将不同的菌落分别转移到另一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室温条件下继续培养,最后将生长良好的单一菌落接种到斜面培养基培养后置4℃冰箱保存备用;固体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室温条件为:温度22~28℃,培养时间为5~15天;
(2)灰黄青霉的菌种鉴定
上述步骤(1)分离培养所获得的菌株用目前实验室普遍使用的IT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其种类,确定为灰黄青霉,分类命名为Penicillium griseofulvum ZZ380,已被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武汉中心保藏,保藏编号:CCTCC M 2018344,保藏日:2018.6.4;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3)灰黄青霉发酵菌液的制备
将灰黄青霉的菌种接种到含有菌种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中,将含有ZZ380菌种的培养液在室温条件下振荡培养后得到菌种液,最后将菌种液转入含有液体培养基的大三角烧瓶中,经特定温度静置培养后,得到含有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的发酵菌液;
(4)青霉碱醚A的提取分离纯化
菌株ZZ380的发酵菌液离心后分成发酵菌丝体和发酵液两部分,菌丝体用甲醇提取得到甲醇提取物,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酸乙酯萃取物,将甲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合并得到总提取物,总提取物先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层析分离,分别用40%、60%、80%和100%的甲醇洗脱,得到组分I~IV,组分IV再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得到纯化合物青霉碱醚A;
(5)青霉碱醚A的结构鉴定
青霉碱醚A的结构是根据它的紫外光谱、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高分辨质谱数据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相结合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菌种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均为马铃薯-葡萄糖肉汤液体培养基,所述的用量为250mL;特定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30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柱层析的用量与上柱的样品量比例是30~50g:1.0g;所述的高效液相分离条件是:岛津LC-20AP高效液相色谱仪,富士C18CT-30色谱柱280×30mm,10μm,甲醇和水为流动相体积比91/9,检测波长210nm,流速为15.0m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耐药菌活性物质青霉碱醚A在制备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87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