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岩移动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08793.8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邹宗山;杨军;李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15/00 | 分类号: | G01P15/00;G01S5/02;G01S1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矿岩 处理装置 定位装置 初始位置信息 加速度变化 爆破 移动监测系统 运动状态 监测孔 发送 预设 静止状态 台阶爆破 信息发送 移动规律 移动数据 电连接 智能化 采集 申请 改进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矿岩移动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和处理装置;检测装置、定位装置与处理装置电连接;每个检测装置均设置在爆区范围内对应的预设监测孔内;检测装置,用于在预设监测孔内的矿岩发生爆破时,采集当前爆破运动状态下矿岩的加速度变化信息,并将加速度变化信息发送至处理装置;定位装置,用于确定检测装置在爆破前静止状态时的初始位置信息,并将初始位置信息发送至处理装置;处理装置根据接收的检测装置发送的加速度变化信息及定位装置发送的初始位置信息来确定矿岩在当前爆破运动状态下的移动数据信息。改进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很难深入了解台阶爆破矿岩移动规律的问题,智能化和准确性均较好,实用性较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矿石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矿岩移动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台阶爆破是指以台阶形式推进,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对矿岩进行破碎与抛掷,达到工程生产的目的。爆堆形态跟破碎效果一样,会对后续的生产工艺产生影响,如在矿山生产中,不合理的爆堆宽度会降低铲装效率。在抛掷爆破中,抛掷率和爆堆形态是评价爆破效果好坏的主要指标,预测爆堆形态是抛掷爆破设计中重要工作之一。在金属采矿中,爆破后的矿岩移动会改变矿岩界线,若在无法衡量和预测爆破移位的情况下依据爆前矿石位置进行爆后矿石圈定,就会造成矿石的损失与贫化,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研究台阶爆破矿岩移动规律,对矿岩移动实施现场监测是重要的科研手段。现有的监测技术有:高速摄影法和标志物法。高速摄影法是利用高速相机对爆破过程进行拍摄,观测爆破过程中的矿岩移动过程,从而分析被观测矿岩的抛掷初速度以及抛掷角度,根据弹道理论预测矿岩移动距离,该方法只对爆堆的表面移动进行观测和分析。而标志物法是爆破前在爆区内选定的位置上钻孔,该孔作为监测孔而放置标志物,爆破后,寻找出标志物,测量爆后标志物所在位置的坐标,根据爆前、爆后标志物的坐标,计算出标志物的移动距离,属于静态统计方法。
然而,现有技术对爆堆的表面移动进行分析及对爆堆内部的矿岩移动距离的静态统计,都很难深入的了解台阶爆破矿岩移动规律,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岩移动监测系统及方法,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对爆堆的表面移动进行分析及对爆堆内部的矿岩移动距离的静态统计所出现的很难深入的了解台阶爆破矿岩移动规律的问题,智能化和准确性均较好,实用性较佳。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岩移动监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与所述处理装置电连接;每个所述检测装置均设置在爆区范围内对应的预设监测孔内;
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在预设监测孔内的矿岩发生爆破时,采集当前爆破运动状态下所述矿岩的加速度变化信息,并将所述加速度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所述定位装置,用于确定所述检测装置在爆破前静止状态时的初始位置信息,并将所述初始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所述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发送的加速度变化信息,以及所述定位装置发送的所述初始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加速度变化信息和所述初始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矿岩在当前爆破运动状态下的移动数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通信模块;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在预设监测孔内的矿岩发生爆破时,采集当前爆破运动状态下所述矿岩的加速度变化信息,并将所述加速度变化信息发送至通信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加速度变化信息,将所述加速度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有线通信单元和/或无线通信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08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振动设备的加速度计
- 下一篇:一种高温压电陶瓷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