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动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0870.3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5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董昭;张玮玮;国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9/08 | 分类号: | B66B9/08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6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5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调节 电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动梯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辅梯、四个升降台阶,四个升降台阶、辅梯5依次向后等间距排列,均设置在底座上,升降台阶的左、右侧对称设置有左、右导轨丝杠机构,左、右导轨丝杠机构的螺纹旋向相反,左导轨丝杠机构的螺母铰接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右导轨丝杠机构的螺母铰接另外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左导轨丝杠机构的螺母铰接的两个支撑杆与左导轨丝杠机构的螺母铰接两个支撑杆交叉设置,上述的四个支撑杆的上端与升降台阶的台阶板铰接,四个升降台阶板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四个升降台阶的导轨丝杠机构的丝杠螺距从前向后依次变小,支撑杆的长度依次变短,电机减速机通过链传动实现四个升降台阶的高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梯,尤其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动梯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且老龄化人口结构日趋明显,中风、偏瘫患者人数逐年增加,使用康复医疗器械是提高患者病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病人进行行走训练时,爬楼梯训练是重要训练科目,而目前的楼梯采用木梯,高度不能调整,不能提高患者的使用兴趣。
本申请采用了反向螺纹旋向的丝杠机构,螺母铰接相互两两交叉的四个支撑杆,支撑杆上端铰接台阶板,实现升降台阶的台阶板高度调节;螺母丝杠机构采用自锁螺旋副,安全性高,升降台阶采用独立升降机构,不会因为部分零件损坏影而使升降台阶塌陷;采用四个支撑杆,即使其中之一损坏,升降台阶也不会塌陷;四个升降台阶的丝杠机构的丝杠螺距成等比数列,每个升降台阶的四个支撑杆长度相等,四个升降台阶间支撑杆长度成等比数列,事项升降台阶间的高度变化;每个升降台阶的四个支撑杆同时相向或相反方向移动,实现台阶板始终水平上下升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机构驱动四个升降台阶的导轨丝杠机构中的丝杠转动、每个升降台阶的两侧导轨丝杠机构采用电磁离合器连接,且螺旋副的旋向相反,实现四个升降台阶的高度变化。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电动梯,包括第一升降台阶1、第二升降台阶2、第三升降台阶3、第四升降台阶4、辅梯5、底座6、链传动系统、电机减速机8、控制系统,所述的底座6呈左右对称结构;
所述的第四升降台阶4包括右四前支撑杆401、右四后支撑杆402、左四前支撑杆403、左四后支撑杆404、左四连接梁406、电磁离合器四407、右四连接梁409、左四导轨丝杠机构、右四导轨丝杠机构、第四台阶板417,所述的左四导轨丝杠机构、右四导轨丝杠机构关于底座6的左右对称平面左右对称;
所述的左四导轨丝杠机构包括左四丝杠405、左四螺母414、左四螺母导向机构,所述的左四丝杠405沿着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底座6上固定设置有左四丝杠405的左、右端的转动支撑,左四丝杠405旋合左四螺母414,底座6上固定左四螺母导向机构,用于左四螺母414沿着左右方向移动的导向,左四螺母414的上端固定左四连接梁406的中部,左四连接梁406沿着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右四螺母410的上端固定右四连接梁409的中部,右四连接梁409沿着前后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左四丝杠405与右四丝杠408螺纹旋向相反,均为单线自锁螺纹,且螺距相同,左四丝杠405的右端与右四丝杠408左端通过电磁离合器四407连接;
所述的右四前支撑杆401的下端铰接右四连接梁409的前端,右四后支撑杆402的下端铰接右四连接梁409的后端,左四前支撑杆403的下端铰接左四连接梁406的前端,左四后支撑杆404的下端铰接左四连接梁406的后端,第四台阶板417的左前、左后侧分别铰接左四前支撑杆403、左四后支撑杆404的上端,第四台阶板417的右前、右后侧分别铰接右四前支撑杆401、右四后支撑杆402的上端,上述各支撑杆的长度相同,第四台阶板417平行于底座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工学院,未经安阳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08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