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2747.5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8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瑞;薛博文;郭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44 | 分类号: | B24B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毛刺 去毛刺设备 可调式 背腔 安全稳定 调整系统 毛刷单元 平移翻转 驱动系统 通用性强 移动系统 毛刷带 夹紧 上刷 去除 升降 自动化 造型 | ||
1.一种可调式车轮去毛刺设备,由机架(1)、下导柱(2)、下导套(3)、下固定板(4)、下升降板(5)、下导轨Ⅰ(6)、下滑板(7)、下导轨Ⅱ(8)、下滑块(9)、下伺服电机Ⅰ(10)、下固定架(11)、下轴承座Ⅰ(12)、下轴Ⅰ(13)、旋转架(14)、上气缸Ⅰ(15)、上固定板(16)、上齿条(17)、上导轨Ⅰ(18)、左滑板(19)、左轴承座(20)、左轴(21)、V型滚轮(22)、上立板(23)、上滑板(24)、上导轨Ⅱ(25)、上升降板(26)、上导柱(27)、上导套(28)、上气缸Ⅱ(29)、上伺服电动缸(30)、上齿轮(31)、右轴(32)、右轴承座(33)、右滑板(34)、上伺服电机Ⅰ(35)、翻转杆(36)、下伺服电动缸Ⅰ(37)、下伺服电动缸Ⅱ(38)、下气缸Ⅰ(39)、张紧轮(40)、固定块Ⅰ(41)、下伺服电动缸Ⅲ(42)、下伺服电机Ⅱ(43)、下伺服电机Ⅲ(44)、下齿轮(45)、三角架(46)、下齿条(47)、下导轨Ⅲ(48)、左固定架(49)、滑套Ⅰ(50)、连杆Ⅰ(51)、支撑轮Ⅰ(52)、弹簧(53)、毛刷束(54)、毛刷带(55)、滑套Ⅱ(56)、连杆Ⅱ(57)、支撑轮Ⅱ(58)、滑套Ⅲ(59)、连杆Ⅲ(60)、支撑轮Ⅲ(61)、顶板(62)、下立板(63)、下伺服电动缸Ⅳ(64)、右调节轮(65)、右支架(66)、拉环(67)、下底板(68)、下伺服电动缸Ⅴ(69)、左调节轮(70)、转轴Ⅰ(71)、带轮Ⅰ(72)、同步带(73)、带轮Ⅱ(74)、下伺服电机Ⅳ(75)、转轴Ⅱ(76)、左板(77)、上轴Ⅰ(78)、上轴承座Ⅰ(79)、上伺服电机Ⅰ(80)、上板(81)、锥齿轮Ⅰ(82)、上轴承座Ⅱ(83)、圆刷(84)、上轴Ⅱ(85)、右板(86)、锥齿轮Ⅱ(87)以及上伺服电机Ⅱ(88)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下升降平移翻转系统包括:四个下导套(3)固定在下固定板(4)上;与四个下导套(3)配合的四根下导柱(2)固定在下升降板(5)下方;两个下气缸Ⅰ(39)固定在下固定板(4)上,其输出端与下升降板(5)下方铰接;下滑板(7)通过下导轨Ⅰ(6)安装在下升降板(5)上方;下伺服电动缸Ⅱ(38)固定在下升降板(5)上方的右侧,其输出端与下滑板(7)连接;下滑块(9)通过下导轨Ⅱ(8)安装在下滑板(7)上方;下伺服电动缸Ⅰ(37)固定在下滑板(7)上方的右侧,其输出端与下滑块(9)连接;下固定架(11)的下方与下滑块(9)铰接;翻转杆(36)的上端与下固定架(11)的右侧铰接;翻转杆(36)的下端与下滑板(7)上方的右侧铰接;下轴承座Ⅰ(12)固定在下固定架(11)顶板的上方;下轴Ⅰ(13)通过轴承安装在下轴承座Ⅰ(12)内部;下伺服电机Ⅰ(10)固定在下固定架(11)顶板的下方,其输出端与下轴Ⅰ(13)的下端连接;旋转架(14)固定在下轴Ⅰ(13)的顶端;
夹紧驱动系统包括:左滑板(19)和右滑板(34)分别通过上导轨Ⅰ(18)安装在上固定板(16)上方;两个左轴承座(20)固定在左滑板(19)上方;两根左轴(21)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左轴承座(20)内部;两个右轴承座(33)固定在右滑板(34)上方;两根右轴(32)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右轴承座(33)内部;两根左轴(21)和两根右轴(32)的顶端分别固定有V型滚轮(22);上气缸Ⅰ(15)固定在上固定板(16)上方,其输出端与左轴(21)连接;上齿轮(31)固定在上固定板(16)上方的中间位置;左滑板(19)和右滑板(34)的下方分别固定有上齿条(17);上齿条(17)与上齿轮(31)啮合;上伺服电机Ⅰ(35)固定在右滑板(34)下方,其输出端与其中的一根右轴(32)连接;
上升降移动系统包括:四个上导套(28)固定在机架(1)的顶板上方;与四个上导套(28)配合的四根上导柱(27)固定在上升降板(26)上方;两个上气缸Ⅱ(29)也固定在机架(1)的顶端,其输出端与上升降板(26)的上方铰接;上滑板(24)通过上导轨Ⅱ(25)安装在上升降板(26)下方;上立板(23)固定在上滑板(24)下方;上伺服电动缸(30)固定在上升降板(26)下方的右侧,其输出端与上滑板(24)的右侧连接;
调整系统包括:下伺服电动缸Ⅲ(42)固定在三角架(46)的下方,其输出端固定有固定块Ⅰ(41);张紧轮(40)通过销轴安装在固定块Ⅰ(41)下方;下伺服电机Ⅱ(43)固定在旋转架(14)的左侧,其输出端通过转轴Ⅱ(76)与三角架(46)连接;左固定架(49)和右支架(66)分别通过下导轨Ⅲ(48)安装在三角架(46)的顶端;左固定架(49)的左侧和右支架(66)的右侧分别固定有下齿条(47);下伺服电机Ⅲ(44)固定在三角架(46)顶端的下方,其输出端固定有下齿轮(45);下齿轮(45)与下齿条(47)啮合;顶板(62)固定在三角架(46)顶端;下立板(63)固定在顶板(62)的下方;下底板(68)固定在下立板(63)的下方;滑套Ⅰ(50)、滑套Ⅱ(56)以及滑套Ⅲ(59)分别铰接到顶板(62)上,且滑套Ⅱ(56)置于中间位置,滑套Ⅰ(50)置于滑套Ⅱ(56)的左侧;连杆Ⅰ(51)与滑套Ⅰ(50)的内孔滑动配合;支撑轮Ⅰ(52)安装在连杆Ⅰ(51)的顶端;连杆Ⅱ(57)与滑套Ⅱ(56)的内孔滑动配合;支撑轮Ⅱ(58)安装在连杆Ⅱ(57)的顶端;连杆Ⅲ(60)与滑套Ⅲ(59)的内孔滑动配合;支撑轮Ⅲ(61)安装在连杆Ⅲ(60)的顶端;连杆Ⅰ(51)、连杆Ⅱ(57)以及连杆Ⅲ(60)的下方都与拉环(67)铰接;下伺服电动缸Ⅳ(64)的缸体与下立板(63)铰接;下伺服电动缸Ⅳ(64)的输出端与拉环(67)铰接;下伺服电动缸Ⅴ(69)的缸体与下底板(68)铰接;下伺服电动缸Ⅴ(69)的输出端与拉环(67)铰接;右调节轮(65)安装在右支架(66)的顶端;左调节轮(70)通过转轴Ⅰ(71)安装在左固定架(49)顶端;带轮Ⅰ(72)固定在转轴Ⅰ(71)的右侧;下伺服电机Ⅳ(75)固定在左固定架(49)的右侧,其输出端固定有带轮Ⅱ(74);带轮Ⅰ(72)和带轮Ⅱ(74)通过同步带(73)连接;毛刷束(54)的下方安装有弹簧(53);毛刷带(55)上安装有若干个紧密排列的毛刷束(54);毛刷带(55)的内侧同时与左调节轮(70)、支撑轮Ⅰ(52)、支撑轮Ⅱ(58)、支撑轮Ⅲ(61)、右调节轮(65)以及张紧轮(40)同时啮合;
毛刷单元包括:上轴承座Ⅱ(83)固定在上板(81)上方;上轴Ⅱ(85)通过轴承安装在上轴承座Ⅱ(83)内部;圆刷(84)固定在上轴Ⅱ(85)的上方;锥齿轮Ⅰ(82)固定在上轴Ⅱ(85)的下方;本设备包括若干套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毛刷单元;
上刷毛刺系统包括: 上轴承座Ⅰ(79)固定在上立板(23)的右侧;上轴Ⅰ(78)通过轴承安装在上轴承座Ⅰ(79)内部;上轴Ⅰ(78)的右端与左板(77)连接;上伺服电机Ⅰ(80)固定在上立板(23)的左侧,其输出端与上轴Ⅰ(78)的左侧连接;上板(81)固定在左板(77)的顶端;右板(86)固定在上板(81)的下方,置于左板(77)右侧;上伺服电机Ⅱ(88)固定在右板(86)的右侧,其输出端固定有锥齿轮Ⅱ(87);锥齿轮Ⅱ(87)同时与各个毛刷单元的锥齿轮Ⅰ(82)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27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衬轴承修磨胎具
- 下一篇:一种磨削加工中使零件圆周平动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