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湖健康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6240.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中水数易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郭红燕 |
地址: | 810016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湖 监控 多源数据 融合 数据生成模块 获取模块 检测结果 评估结果 融合模块 数据采集 健康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湖健康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控获取模块、数据生成模块及监测融合模块;能全方位对河湖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得出多个评估结果,检测结果精确度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湖健康监控方法,以便解决河湖监控中遇到数据采集局限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湖健康监控方法。
技术背景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人类对河流开发利用及干扰程度显著增强,河流生态系统逐步退化,一些河流不仅生态功能丧失,社会经济服务功能也受到损害。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工业领域迅猛扩展,与此同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重。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乱排乱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江河湖海等水坏境中的生物生长,并降低了人类饮用水的质量水平,因此进行河湖监控尤为重要。
传统的河流监控方法中是采用少量传感器来监测整个河湖环境的健康状况。由于河湖环境监测点少,环境参数间相互影响、关系复杂,不能做到真正监控河湖健康情况;此外,获得的数据的太单一。对于监测到的数据只能反映部分河湖信息,难以全面准确反映整条河湖环境的变化情况。因此,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综合考虑多个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得到较为精确的融合结果,可直观的反映河湖健康状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湖健康监控方法,能全方位对河湖进行实时的监控,从而得出多个评估结果,检测结果精确度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湖健康监控方法,以便解决河湖监控中遇到数据采集局限性等问题。河湖的健康监控包括环境水体监测及水质监测两部分,主要监测项目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水质污染的综合指标,如PH值、温度、浊度等;另一类是反映水质情况的综合指标,如河湖流速、流量等。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河湖健康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控获取模块、数据生成模块及监测融合模块。
具体的,其中:
所述的监控获取模块通过以下两个步骤实现数据获取:
步骤1:识别各个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并采集各个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
步骤2:获取采集到的多源数据并进行存储。
具体的,所述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包括:水质污染指标数据,如PH值、温度、浊度等。水质情况指标数据,如河湖流速、流量等。
所述的数据生成模块,是指对获取到的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完成处理的数据生成识别信息。
其中所述的预处理为从传感器中得到的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器,得到数字信号。再进行数据判比,调用水质参考数据进行判比。
所述的数据生成识别信息具体为建立河湖监控数据库,经过判比后的河湖水质指标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则此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可被调用的识别数据。
所述的监测融合模块,是对生成的各个识别信息进行互补数据融合处理。采用互补数据融合方法,互补数据就是指多个不同类型并且互相独立的传感器,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对同一监测对象(河湖)进行检测所获得的相互间独立的几组数据。融合后的数则可直观反映河湖信息。
其中所述的互补数据融合处理具体为采集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并采用BP算法,所述识别信息为BP算法中的输入数据,经过融合处理输出数据,则此数据以图表的形式直观显示,方便监测人员校验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中水数易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海中水数易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