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及液密性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6915.8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胡淼;冯浩宇;张学标;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凌云汽车研发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H01M10/42;B21D26/021;B21D26/027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2 | 代理人: | 罗晓鹏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冷板 电池包 模组 涨型 新能源汽车 液密性 电芯 成型 圆柱形电芯 方形电芯 平面设计 上下平板 下层板 检测 贴合 水路 保证 分配 | ||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冷板主要包括了上层板(1)、下层板(2)、布设于所述上层板(1)和下层板(2)中间的水路(4)、入水口和出水口处水嘴(3)构成;该液冷板水路(4)是在通过压缩气体或者高压液体压力涨型制成,经该方法制成的液冷板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内模组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涨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上层板和下层板初成型;
步骤2:对步骤1中所成型的上层板和下层板进行校平;
步骤3:切料,将校平后的上层板和下层板多余部分切除,留下产品成型余量即可;
步骤4:打磨,对上层板下表面和下层板上表面进行打磨,并对打磨面进行清洗;
步骤5:涂阻隔剂;在需要流水的水路(4)区域内,填涂阻隔剂,防止在轧制过程中被压合;
步骤6:将上层板和下层板贴合的边线区域进行固定,防止在后续轧制过程中上下板发生滑移;然后进行轧制并退火,使上层板和下层板嵌合在一起,形成双层板,中间的水路(4)部分由于填涂阻隔剂,在轧制过程中该区域没有被压合;对所形成的双层板进行校平;
步骤7:打压涨通流孔及压力涨型。在水路的进出口位置打压涨通流孔;从通流孔通入压缩气体或高压液体,在水路(4)区域由于阻隔剂的影响,压缩气体或高压液体进入该区域,通过内压力使得水路涨开,形成水路(4);
步骤8:裁切及压型或折弯,将步骤7成型的液冷板非整齐部分进行切除,可以通过冲压或折弯工艺进行压型或折弯,以满足实际安装要求或增加水板刚性;
步骤9:将水嘴插入所述通流孔进行焊接;
步骤10:对液冷板进行密封性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和所述步骤6中的所述的阻隔剂涂覆于所述上层板(1)相对于所述下层板(2)的一面或所述下层板(2)相对于所述上层板(1)的一面涂覆阻隔剂,并对其进行加热烘烤,防止在轧制过程中水路(4)部分发生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过水洗或风清洗的方式对上层板和下层板的打磨面进行清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通入的气体或液体量分别是:气体为2~15bar;液体为2bar以上。
6.一种对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成型的液冷板的液密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水路中通入0.1-8bar气体或液体对液冷板进行检测,测量通入气体的泄漏量,泄漏量不大于1-10cc/min,则符合要求。
7.由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何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液冷板涨型成型方法成型的液冷板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对电池包内的模组进行降温,保证模组在合理的温度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凌云汽车研发分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凌云汽车研发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9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