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分冻藏淡水鱼肉品质劣化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6926.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水;景电涛;杨方;姜启兴;许艳顺;于沛沛;余达威;高沛;王斌;刘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12 | 分类号: | G01N33/12;G01N21/84;G01N33/68;G01N1/28;G06Q10/06;G16B15/00;G16B4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分 淡水 鱼肉 品质 影响 因素 模型 分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区分冻藏淡水鱼肉品质劣化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鱼肉样本:将鱼肉随机分为A、B、C、D四组;
A组在冻结前浸泡于水中,作为空白对照;
B组采用液氮快速冻结处理抑制冻藏过程中大冰晶的生成;
C组采用碘乙酸处理抑制冻藏过程中内源组织蛋白酶活性;
D组采用复合抗氧化剂处理抑制冻藏过程中发生的氧化作用;
将所有组鱼肉置于-5℃以下冰箱中冻藏;
测定不同组鱼肉在冻藏过程中冰晶的形态变化,验证液氮快速冻结对冰晶的控制作用;
测定不同组鱼肉在冻藏过程中主要内源组织蛋白酶活性,验证碘乙酸处理对内源组织蛋白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测定不同组鱼肉在冻藏过程中发生的氧化作用,验证复合抗氧化剂处理对氧化的抑制作用;
解析鱼肉品质变化;
其中,区分冻藏淡水鱼肉品质劣化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方程式为:
其中,Yk为判别采用何种保藏方法的预测值;Ik为不同处理组表征品质变化的指标;I0为空白对照组表征品质变化的指标;k=1/2/3;当k=1时为冰晶控制组、k=2为内源酶抑制组、k=3为氧化抑制组;
当max(Y1,Y2,Y3)=Y1时,冰晶是影响其品质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max(Y1,Y2,Y3)=Y2时,内源组织蛋白酶是影响其品质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max(Y1,Y2,Y3)=Y3时,氧化作用是影响其品质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满足保藏质量最低要求Qt的情况下,使得成本Z最低:
满足Q≥Qt
Q=f(x1,x2...xn),
其中Ck(xk)表征第k个因素的经济成本函数,Pp(xk)表示第k个因素的健康环保成本函数,n为处理条件数,n=1/2/3,Q表示实际的保藏效果;
xk表示第k个影响因素,1≤k≤n,基于拉格朗日乘子法构建目标函数为:
λ为拉格朗日乘子,F(x1,x2...xk,λ)的极值点,即为所求量化保藏方法的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分冻藏淡水鱼肉品质劣化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肉包括淡水鱼肉,所述鱼肉经宰杀,去头、内脏,手工采取鱼肉,并将其切成2×2×1.5cm左右块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分冻藏淡水鱼肉品质劣化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在冻结前浸泡于水中,包括按照鱼肉与水的比例为1:5~20(w/v,g/ml)浸泡6~10h,温度为0~10℃,取出静置1~3h。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分冻藏淡水鱼肉品质劣化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采用液氮快速冻结处理抑制冻藏过程中大冰晶的生成,包括按照鱼肉与水的比例为1:5~20(w/v,g/ml)浸泡6~10h,温度为0~10℃,取出静置1~3h,液氮浸渍冻结。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区分冻藏淡水鱼肉品质劣化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组采用碘乙酸处理抑制冻藏过程中内源组织蛋白酶活性,包括用1~3mmol/L碘乙酸溶液,按照鱼肉与碘乙酸溶液的比例为1:5~20(w/v,g/ml)浸泡6~10h,温度为0~10℃,取出静置1~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69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荔枝感官品质评价系统和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白酒工艺用勾兑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