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厚度-活套综合系统逆线性二次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18468.X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5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尹方辰;宋宁宁;纪清智;严文俊;薛海昂;吴湘成;黄身桂;黄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连轧 厚度 综合 系统 线性 二次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连轧厚度‑活套综合系统逆线性二次型控制方法,根据活套控制系统与厚度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状态空间分析法,建立热连轧厚度‑活套综合系统连续状态空间模型;基于建立的连续状态空间模型,选择适当的采样周期,采用零阶保持器方法,对所获得的连续模型进行离散化,获得厚度‑活套综合系统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综合系统的逆线性二次型控制器(ILQ)。解决了现有热连轧控制系统中,将厚度控制系统(AGC)与活套控制系统当作两个独立的控制系统,无法处理系统间的多变量耦合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热连轧控制系统中厚度、张力与角度的协调优化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带热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板带热连轧多变量控制系统的协调优化控制。
背景技术
热连轧由于带钢的联系而成为一个整体,机架内部和机架之间由于张力而存在着相互影响,在系统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粗略地认为机架间的张力是小而恒定的。因而AGC 系统控制的带钢板厚与活套控制的秒流量、张力之间,以及各个机架之间的控制可以近似认为是独立的。但是常规热连轧控制中的张力不能保证恒定,张力是极其活跃的因素,AGC系统和活套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已不可忽略,并成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目前实际生产中,厚度、角度及张力控制系统均各自独立进行控制,不能协调处理各系统间的耦合,因此研究厚度-活套系统的综合控制势在必行。
本发明基于建立的热连轧多变量系统离散状态空间模型,以提高厚度控制精度与带钢张力稳定性为性能指标,考虑现场干扰、建模误差和参数摄动等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热连轧厚度-活套综合系统的逆线性二次型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较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更适用于加工环境复杂多变的热连轧生产现场,且本发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基于离散的状态空间模型,控制算法可直接转化为STL语言,导入进PLC控制器,从而实现热连轧系统中厚度、角度及张力的协调优化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连轧厚度-活套综合系统逆线性二次型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板带热连轧控制中,将厚度控制系统与活套控制系统作为两个独立的子系统进行处理,无法对厚度、角度及张力进行协调优化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连轧厚度-活套综合系统逆线性二次型控制方法,根据热连轧活套控制系统与厚度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热连轧厚度-活套综合系统连续状态空间模型,选择适当的采样周期,采用零阶保持器方法,对连续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离散化。基于离散化的厚度-活套综合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利用逆线性二次型原理,设计厚度-活套综合系统的控制器。
具体过程包括:
步骤1:根据热连轧活套控制系统与厚度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状态空间分析法,建立第i机架与第i+1机架的厚度-活套综合系统连续状态空间模型:
其中,状态变量为xi=[Δθi ΔωL,i Δσout,i Δωi ΔMi ΔSi+1]T;控制变量为 ui=[Δωr,i ΔMr,i ΔSr,i+1]T;干扰变量为di=[Δhin,i ΔTin,i]T;输出变量为 yi=[Δθi Δσout,i Δhout,i+1]T;Ai,Bi,Ci,Di为状态空间方程系数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8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