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9530.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泵 减振降噪 结构 | ||
1.一种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包括外壳(9)及设于外壳(9)内的泵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9)内设有穿孔板(5),该穿孔板(5)上开设有能吸音降噪的穿孔(51),所述的泵体(100)则设于穿孔板(5)围成的内部区域内,所述穿孔板(5)的外壁与外壳(9)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5)的外壁与外壳(9)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间距为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51)的孔径为1~5mm,孔间距为3~2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51)为圆形或狭缝,排布方式为正方形排列、三角形排列或平行狭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板(5)的外壁与外壳(9)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实隔音层(7)和多孔吸音层(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实隔音层(7)为橡胶或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实隔音层(7)的厚度为2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吸音层(8)为海绵或聚酯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吸音层(8)的厚度为3mm~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孔板(5)为合金板、胶合板、塑料板或石膏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100)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该出水端口上设有出水管(6),该出水管(6)上设有减振装置(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装置(10)包括壳体(1)和减振板(2),前述壳体(1)两端均形成有进水接口(11)和出水接口(12),中部形成减振腔体(13),前述的减振板(2)设于壳体(1)的减振腔体(13)内,该减振板(2)上具有多个供水流通过的减振孔(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孔(21)为圆形、矩形、菱形或椭圆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板(2)为多块并间隔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减振板(2)上的减振孔连接线与进水接口(11)和出水接口(12)的连接线相交叉而使流经减振腔体(13)的水流迂回曲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板(2)为柔性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板(2)上的减振孔(21)保持在100目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装置(10)包括壳体(1)和减振桶(3),前述壳体(1)两端均形成有进水接口(11)和出水接口(12),中部形成减振腔体(13),前述的减振桶(3)设于壳体(1)的减振腔体(13)内,该减振桶(3)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供水流通过的减振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95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