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19530.7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景丰强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泵 减振降噪 结构 | ||
一种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包括外壳(9)及设于外壳(9)内的泵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9)内设有穿孔板(5),该穿孔板(5)上开设有能吸音降噪的穿孔(51),所述的泵体(100)则设于穿孔板(5)围成的内部区域内,所述穿孔板(5)的外壁与外壳(9)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利用穿孔板共振吸声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增压泵噪声的频段300HZ以下的低频噪音,因此能取得很好降噪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泵,尤其涉及一种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泵产品。泵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如净水产品上使用的增压泵,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深深困扰着我们。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对于泵的减振方式主要是通过缓冲材料来达到减振效果,如使用橡胶垫、弹簧等,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62142168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减震防漏油真空泵》(授权公告号CN207363839U);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721266750.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水泵减震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7229368U)。
但现有的减振效果往往不能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效果,且很容易把振动传递到其他部件上,如产品的外壳等。迫切的需要一种能有效降低泵的振动的处理方式。
也有使用橡胶片包裹泵体来隔音。对于泵体本身噪音比较大的增压泵,如净水机产品中使用的流量600加仑以上的增压泵,其降噪效果往往不能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效果。
另外,研究发现,泵的振动和噪音除了泵本体产生之外,泵的出水口水流本身也存在的振动,且该振动极其容易将振动传导为后面的负载,导致负载产生共振,产生很大的噪音。如果我们能将出水水流的振动消减,将有效的降低噪音,尤其是由于负载共振产生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利用穿孔板实现降噪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水管振动能减少的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压泵减振降噪结构,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的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设有穿孔板,该穿孔板上开设有能吸音降噪的穿孔,所述的泵体则设于穿孔板围成的内部区域内,所述穿孔板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穿孔板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的间距为5~20mm。
所述穿孔的孔径为1~5mm,孔间距为3~20mm。
作为优选,所述穿孔为圆形或狭缝,排布方式为正方形排列、三角形排列或平行狭缝排列。
为吸收其他频率的噪音,所述穿孔板的外壁与外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密实隔音层和多孔吸音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实隔音层为橡胶或硅胶。
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实隔音层的厚度为2mm~5mm。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孔吸音层为海绵或聚酯纤维。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吸音层的厚度为3mm~5mm。
作为优选,所述的穿孔板为合金板、胶合板、塑料板或石膏板。
泵的出水口水流本身也存在的振动,且该振动极其容易将振动传导为后面的负载,导致负载产生共振,产生很大的噪音,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噪音进行降噪处理,所述泵体具有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该出水端口上设有出水管,该出水管上设有减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19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