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粱泡酒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1610.6 | 申请日: | 2018-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金鑫;田野;司俊娜;刘培;程志江;杨晓东;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G3/021 | 分类号: | C12G3/021;C12G3/07;C12H1/2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粱泡 发酵 降酸发酵 澄清液 脱梗 过滤 破碎 乳酸菌活化 生产 包裹作用 澄清过滤 果肉果汁 过滤澄清 降酸酵母 口感清爽 滤液添加 酿酒酵母 天然果香 果酒 陈酿 降酸 控温 糖液 橡木 浸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粱泡酒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酿酒酵母加入经脱梗破碎高粱泡中,将含有降酸酵母的糖液加入经脱梗破碎高粱泡中,控温21℃,发酵30天;步骤2,将步骤1中经过降酸发酵的高粱泡过滤澄清30天,得到澄清液,然后将乳酸菌活化后加入20℃澄清液中,发酵30天,过滤;步骤3,将步骤2中过滤后的滤液添加橡木,陈酿10个月,澄清过滤。本发明的高粱泡酒的生产方法,以高粱泡作为主要原料,经过降酸、发酵等步骤,得到金红色的果酒,具有天然果香气味,口感清爽,为了解决高粱泡利用率低的问题,本高粱泡酒的生产方法延长了降酸发酵时间,使得子囊被彻底浸润,失去包裹作用,壳内果肉果汁得以利用,高粱泡利用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粱泡酒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果酒是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如李子酒,葡萄酒,杨梅酒、猕猴桃酒等等,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当前,果酒的酿造成本比较高,市场售价也水涨船高。
高粱泡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等地的低海拔山坡、山谷或路旁灌木丛中阴湿处。产量很大,味道偏酸,很少人会直接采摘食用,所以任由其成熟脱落,造成浪费。经过技术人员研究发现,高粱泡营养非常丰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元素、果酸、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即SOD)以及类SOD生物活性物质。因此,高粱泡有很高的开发价值,但是如何利用高粱泡制作果酒,是一个亟需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在利用高粱泡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首要的问题是高粱泡的利用率低,造成大量浪费,但是在面对利用率低这个问题上,由于解决方向的发散和不确定,技术人员在很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尝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比如采用挤压方式,或者加大搅拌速度等等,效果均不明显,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发现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高粱泡果实是有多个小籽粒组成的球状,每个小籽粒都有子囊 (亦称外壳),子囊内含果肉和种子,在工业生产打浆的过程中,无论是挤压压还是转轴很难将所有小籽粒子囊都打烂,而子囊对于添加的反应物质的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子囊自身在后续处理流程中不容易被破坏。
本发明中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粱泡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酿酒酵母加入经脱梗破碎高粱泡中,将降酸酵母经糖液活化后加入经脱梗破碎高粱泡中,控温21℃,发酵30天,其中酿酒酵母为20-40重量份,降酸酵母为15~25重量份,高粱泡的为95000~105000重量份;
步骤2,将步骤1中经过降酸发酵的高粱泡过滤澄清30天,得到澄清液,然后将0.5~1.5重量份的乳酸菌加入到5~15重量份的无氯水中,活化后加入20℃澄清液中,发酵30天,过滤;
步骤3,将步骤2中过滤后的滤液添加橡木块60~80重量份,陈酿10个月,澄清过滤。
优选的,步骤1中含有降酸酵母的糖液中,糖液与降酸酵母的重量比为9:1~11:1。
优选的,步骤1中降酸酵母为20重量份,高粱泡的为100000重量份;步骤2中,乳酸菌为1重量份,无氯水10重量份;步骤3中橡木块72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1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酒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甜酒的酿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