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用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壳体的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28947.X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6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范舟波;杨沁莹;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 代理人: | 张宁展 |
地址: | 2013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装配 废气再循环装置 空冷器 多块 船用柴油机 底座板 洗涤器 划线 工艺措施 焊接变形 制作方便 质量保障 装置壳体 合拢 中间板 侧板 法兰 筋板 钢管 收缩 背包 | ||
一种船用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壳体的装配方法,该装置壳体由空冷器壳体与洗涤器壳体组成,包括空冷器框架、多块侧板、多块法兰、背包、多块筋板、多根钢管、中间板、底座板,所述装配方法包括:步骤一,平台划线;步骤二,装配空冷器壳体;步骤三,装配洗涤器壳体;步骤四,合拢装配;步骤五,底座板装配。本发明采取了控制划线和安装的误差、适当的收缩余量等工艺措施,解决了由于薄板多而导致的焊接变形难控制的问题,达到了提高废气再循环装置(EGR)壳体质量的有益效果,具有工艺简单、制作方便、质量保障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柴油机部件的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船用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壳体的装配方法,属于柴油机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柴油机具有燃烧效率高、动力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在船舶运输中一直作为主要的动力装置。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船用柴油机的废气排放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更加严格的排放法规。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是船用柴油机达到新排放法规的重要技术措施,而壳体是废气再循环装置的载体,通过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壳体达到废气流通、转换、循环的效果。
船用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EGR)是目前应对排放要求的最佳技术,是目前使用的降低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的最有效控制措施之一。请参阅图1,废气再循环装置(EGR)的壳体是由空冷器壳体1和洗涤器壳体2构成的,该空冷器壳体1焊固于洗涤器壳体2的上部。所述空冷器壳体1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空冷器壳体1的上部分包括上左侧板11、上右侧板12、法兰13和上弯板14;所述上左侧板11和上右侧板12分别垂直地焊固于上弯板14的左右两侧,所述法兰13焊固于上弯板14的上部;所述空冷器壳体1的下部分包括空冷器框架15、多块弯板16和背包17,所述空冷器框架15和弯板16连接于所述上弯板14的下部,所述背包17焊于所述空冷器框架15的右侧。请结合参阅图4,所述洗涤器壳体2包括下左侧板21、下右侧板22、中间弯板23、法兰24、筒体27、左底座板25和右底座板26,所述下左侧板21和下右侧板22分别焊固于所述中间弯板23的左右两侧,上面安装有圆法兰、方法兰、接座等小零件,所述筒体27从下左侧板21插入止于下右侧板22,所述法兰24焊固于所述筒体27上。所述左底座板25和右底座板26分别焊固于下左侧板21和下右侧板22的下部。
所述空冷器壳体1和洗涤器壳体2组成废气再循环装置(EGR)的壳体,该废气再循环装置(EGR)的壳体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结构轻便,焊接量少,同时降低了装配难度。但是所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EGR)壳体的结构普遍采用薄板,并且不锈钢材质对于焊接要求较高,焊接变形难以控制,其制造的难点在于:
1、废气再循环装置(EGR)的壳体材料均为双相不锈钢,薄板居多,最小板厚为3mm,焊接工艺难度较大,是影响整体结构均匀收缩变形的关键。
2、废气再循环装置(EGR)的壳体为箱体结构,内部空旷,焊接收缩变形难以预料,对焊接的收缩余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3、洗涤器壳体2的左侧板21与右侧板22之间开档尺寸在1600mm,开档尺寸大,两侧板件无支撑,焊接收缩较大,焊接变形难以控制。
4、废气再循环装置(EGR)的壳体整体高度较高,顶部零件安装尺寸难以控制,对于整体装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5、由于各构件板厚差异较大,加工后结构存在较大的焊接应力,对焊缝抗疲劳寿命有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船用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壳体的制造难点,提供一种船用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壳体的装配方法,克服焊接难度大、构件易变形、安装精度要求高等工艺难点,提高船用柴油机废气再循环装置壳体的焊接制作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海洋动力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28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直径银铜镍合金导电环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一体化桥壳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