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000.4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斌;汪海波;朱梅梅;李明勇;景丽;梁雪芬;徐正杨;景鹏;石少进;程凡宝;李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7/12;C08L6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该无开口剂聚酯薄膜由无开口剂聚酯为原料制得;
无开口剂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为:取无开口剂聚酯,将无开口剂聚酯置于160~180℃的温度下经预结晶—干燥后,送入挤出机内在275~290℃的温度下熔融,再经过滤器到单层或多层模头挤出呈片状熔体,再经温度为20~25℃的冷鼓上冷却,制得聚酯片材;将制得的聚酯片材放在装有二氧化碳超临界体的密闭容器中浸泡10~25min后取出,再在温度为80~140℃的溶液的槽中进行预热5~20s,然后进行拉伸,即制得无开口剂聚酯薄膜;
所述无开口剂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溶液是以水为溶剂、以苯甲酸钠和/或4,4’-联苯二甲酸钠为溶质的溶液,溶质的质量百分比为10%~25%、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90%~75%;
所述制得无开口剂聚酯薄膜的质量指标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为14~20 nm,轮廓最大高度Rz为140~350nm,透光率为90.2~90.6%,清晰度为99.5~99.9%,雾度为0.35~0.50%,断裂伸长率:横向MD为180~196%、纵向TD为175~192%,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为0.35~0.40、动摩擦系数为0.32~0.4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二氧化碳超临界体是压力7.4~25MPa和温度32~40℃下的二氧化碳超临界体。
3.按权利要求2所述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二氧化碳超临界体是压力10~20MPa 和温度34~36℃下的二氧化碳超临界体。
4.按权利要求2所述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溶质是苯甲酸钠与4,4’-联苯二甲酸钠的质量比为1~10:1的混合物。
5.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拉伸是单向拉伸或双向拉伸,纵向拉伸或横向拉伸比为2~4倍。
6.按权利要求5所述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双向拉伸是先纵向拉伸、后横向拉伸,或是同步双向拉伸,纵向拉伸或横向拉伸比为3.2~4倍。
7.按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所述无开口剂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00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