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1000.4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斌;汪海波;朱梅梅;李明勇;景丽;梁雪芬;徐正杨;景鹏;石少进;程凡宝;李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7/12;C08L6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刘克勤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口 聚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无开口剂聚酯薄膜由无开口剂聚酯为原料制得;制备方法是:将无开口剂聚酯置于160~180℃的温度下经预结晶—干燥后,送入挤出机内在275~290℃的温度下熔融,再经过滤器到单层或多层模头挤出呈片状熔体,再经温度为20~25℃的冷鼓上冷却,制得聚酯片材;将制得的聚酯片材放在装有二氧化碳超临界体的密闭容器中浸泡10~25min后取出,再在温度为80~140℃的有机溶液的槽中进行预热5~20s,然后进行拉伸,即制得无开口剂聚酯薄膜;该薄膜性能良好,可用于液晶显示、触摸屏、陶瓷电容器、装饰包装等薄膜产品的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涉及一种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可用于液晶显示、触摸屏、陶瓷电容器、装饰包装等薄膜产品的制造。
背景技术
聚酯薄膜具有透明、耐温、机械性能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触摸屏、陶瓷电容器、装饰包装等领域,例如:用作各种离型、保护、扩散、增亮、硬化、ITO、IMD、太阳能电池背板、窗膜、陶瓷电容器等功能膜的基材。
聚酯薄膜表面通常会添加微粒填料做开口剂,开口剂通常凸出于膜的表面,在膜层之间形成间隙,使空气得以进入,使膜层之间容易分离。否则,膜层间间隙极小,摩擦系数极大,无法滑动分离,后续收卷和加工也就难以进行。
目前,开口剂一般都是非聚酯材料,例如:二氧化硅、硫酸钡、碳酸钙、PMMA等,其中二氧化硅最为常用,由此导致以下问题:(1)这些开口剂的折射率及密度与聚酯薄膜往往相差较大,光在通过聚酯薄膜的过程中,会在界面存在较多的这就散射和反射,从而造成透光率下降、清晰度下降和雾度升高,影响光学性能;(2)这些开口剂与聚酯之间不相容,表面能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界面也就存在明显差异;由于表面能的差异,因此在熔融过程中,开口剂在聚酯中极易出现分布不均,这会影响光学、力学等性能的均匀稳定,同时,由于界面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在受到外力时,界面会形成应力集中点,导致该处机械性能较其他位置差,另一方面,界面差异大,拉伸制膜时会出现相分离,膜面出现橘皮纹等不良,影响后续产品的外观。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解决方法有:一是减小所添加开口剂粉体粒子的粒径尺寸,例如采用纳米级开口剂,尽量减少散射和反射,但粒子越小,就越难以在聚酯中分散分布均匀。二是在聚酯薄膜表面涂覆含纳米粒子的涂层,纳米粒子在涂层中分散效果较好,但对涂层配方和涂层厚度控制有很高要求,且增加了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从而提供一种性能良好且稳定的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无开口剂聚酯薄膜,其特征是:该无开口剂聚酯薄膜由无开口剂聚酯为原料制得。
本发明的内容中:所述无开口剂聚酯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以及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内容中:本发明的另一内容中:所述制得无开口剂聚酯薄膜的质量指标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为14~20nm,轮廓最大高度Rz为140~350nm,透光率为90.2~90.6%,清晰度为99.5~99.9%,雾度为0.35~0.50%,断裂伸长率:横向MD为180~196%、纵向TD为175~192%,摩擦系数:静摩擦系数为0.35~0.40、动摩擦系数为0.32~0.40。
所述制得无开口剂聚酯薄膜的质量指标的数据区间也可以表示为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东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1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