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段试验件疲劳试验平尾载荷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3276.6 | 申请日: | 2018-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蓉;邓文;包名;刘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何娇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段 试验 疲劳 载荷 加载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尾段试验件疲劳试验平尾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加载作动器;试验假件,分别与尾段试验件和加载作动器连接,并能够向尾段试验件施加第一加载力和第二加载力;配重块,与试验假件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直升机机体结构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尾段试验件疲劳试验平尾载荷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尾段是直升机机体结构中的复杂关键部件,主要载荷有质量力、尾桨推力和反扭矩、以及平尾、垂尾的气动力等,对于起落架安装在尾段结构上的还承受起落架着地时产生的载荷,其疲劳应力水平明显高于中机身和机头的疲劳应力水平,机体的疲劳寿命一般由尾段的寿命代替。由于结构形状复杂、承受的载荷严重,而重量又要求尽量轻,因此,提供精确的疲劳试验考核环境,进行试验考核获得疲劳寿命和薄弱部位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采用计算方法确定机体安全寿命,计算时需确保计算寿命明显高于设计寿命,并需经过飞行实测验证,只能给出偏保守的安全寿命,不能充分发挥结构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尾段试验件疲劳试验平尾载荷加载装置,包括:加载作动器;试验假件,分别与所述尾段试验件和所述加载作动器连接,并能够向所述尾段试验件施加第一加载力和第二加载力;配重块,与试验假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载力沿第一方向施加于所述尾段试验件上,所述第二加载力沿第二方向施加于所述尾段试验件上;所述试验假件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以及第三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三平板均与所述第二平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平板与所述第三平板平行,同时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三平板均与所述第二平板垂直;所述第三平板与所述加载作动器连接,所述第一平板和所述第二平板均与所述尾段试验件连接;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第三平板连接,且其重量可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平板上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平尾机假件与所述尾段试验件连接,所述平尾机假件沿第一方向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为双叉耳片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平板上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尾段试验件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头为双叉耳片结构,且其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接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平板的两端。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平板连接有加载支座,所述加载支座与所述加载作动器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加载支座为单叉耳片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尾段试验件疲劳试验平尾载荷加载装置,能准确地模拟试验件边界条件,试验台稳定,试验环境好,载荷波动量小,通过采用本装置进行试验,试验总误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采用本装置获得的试验数据进行寿命分析,能够充分验证其性能并获得缺陷容限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尾段试验件疲劳试验平尾载荷加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试验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试验件分别与加载作动器和平尾机假件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
10、尾段试验件;20、加载作动器;30、试验假件;31、第一平板;311、第一接头;312、平尾机假件;32、第二平板;321、第二接头;33、第三平板;331、加载支座;4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32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