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调节拉伸长度的汽车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5030.2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3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耿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闻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博企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2 | 代理人: | 蔡凤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板 缠绕装置 对称安装 卡紧装置 汽车线束 支撑架 线束 拉伸 安装过程 防护效果 上下两侧 使用寿命 线束本体 左右两侧 拆卸 对线 堆积 裸露 占用 | ||
1.一种可自动调节拉伸长度的汽车线束,包括安装板(1)、两个支撑架(2)、线束本体(3)、两个缠绕装置(4)和两个卡紧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1)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架(2),两个支撑架(2)对称安装在安装板(1)左右两侧,安装板(1)上设置有两个缠绕装置(4),两个缠绕装置(4)对称安装在安装板(1)上下两侧,安装板(1)上设置有两个卡紧装置(5),两个卡紧装置(5)对称安装在安装板(1)前后两侧,两个缠绕装置(4)上缠绕有线束本体(3);其中:
所述的线束本体(3)左端安装有插头端子(31),线束本体(3)左端安装有插座端子(32);
所述的缠绕装置(4)包括固定柱(41)、转动板(42)、开口槽(43)、滑动槽(44)、滑动块(45)、伸缩弹簧(46)、夹紧板(47)和转动机构(48),固定板上端安装有固定柱(41),固定柱(41)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板(42),转动板(42)上端左侧设置有开口槽(43),开口槽(43)内侧设置有滑动槽(44),滑动槽(44)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滑动块(45),滑动块(45)下端安装有夹紧板(47),夹紧板(47)与线束本体(3)内端连接,开口槽(43)内部安装有伸缩弹簧(46),伸缩弹簧(46)内侧与滑动块(45)连接,伸缩弹簧(46)外侧与转动板(42)连接,转动板(42)上端右侧设置有转动机构(48);
所述的转动机构(48)包括凹槽(481)、转动座(482)、连接板(483)、连接杆(484)、转动柱(485)和限位环(486),转动板(42)上端开设有凹槽(481),凹槽(481)内部后端安装有转动座(482),转动座(482)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连接板(483),连接板(483)上安装有连接杆(484),连接杆(484)外侧套接有转动柱(485),连接杆(484)上端安装有限位环(486);
所述的卡紧装置(5)包括安装架(51)、卡紧板(52)、卡紧头(53)和卡紧座(54),安装架(51)安装在安装板上(1),安装架(51)上设置有两个卡紧板(52),两个卡紧板(52)内端通过销轴对称安装在安装架(51)上下两侧,卡紧板(52)外端安装有卡紧头(53),转动板(42)外端均匀安装有卡紧座(54);
所述的卡紧座(54)呈凹型结构,卡紧头(53)呈凸型结构,卡紧座(54)与卡紧头(53)相配合;
上述的可自动调节拉伸长度的汽车线束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支撑架(2)安装固定在汽车涉及需要调节线束的合适位置;
第二步: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连接杆(484)转动到与转动板(42)垂直的方向,通过调节转动柱(485)对转动板(42)进行转动,转动板(42)通过夹紧板(47)对线束本体进行收缩和放松;
第三步:通过卡紧头(53)对转动板(42)上的卡紧座(54)进行卡紧,卡紧装置(5)可对转动板(42)进行限位,可实现对调节设定长度后的线束进行固定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拉伸长度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2)下端安装有挡板(21),挡板(21)上均匀设置有安装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拉伸长度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1)上安装有限位板(6),限位板(6)上设置有限位通孔(61),线束本体(3)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限位通孔(6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调节拉伸长度的汽车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柱(485)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连接杆(484)连接,转动柱(485)外端均匀设置有防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闻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闻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0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