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7240.5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林珍艳;易四勇;林洋;任超;李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7),所述外壳(7)内设有裸电芯(5)和至少一个中空结构的内置管(4),所述内置管(4)的顶面(8)与外壳(7)内壁相连,所述内置管(4)侧面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所述内置管(4)的顶面(8)由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内置管(4)的底面(9)由硬质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4)的顶面(8)通过热熔胶与外壳(7)内壁相连,所述内置管(4)的底面(9)通过双面胶与外壳(7)内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为圆形或三角形或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5)的边缘处或/和角部对应设有与内置管(4)相对应的缺口(3),每根内置管(4)对应一个缺口(3),各内置管(4)和对应的缺口(3)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4)为三角形或半圆形或扇形的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缺口(3)的形状与内置管(4)的形状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5)采用叠片工艺制成,所述内置管(4)为扇形的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缺口(3)设于裸电芯(5)的角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电芯(5)采用叠片工艺或卷绕工艺制成,所述内置管(4)为半圆形的柱状中空结构,所述缺口(3)设于裸电芯(5)的边缘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管(4)的高度大于等于裸电芯(5)厚度,且小于等于电池满充膨胀后的厚度。
9.一种如权利 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于采用叠片工艺制成的电池,在正极极片的边缘处和/或角部、负极极片的边缘处和/或角部分别对应冲切出至少一个缺口(3),且负极极片的缺口(3)小于正极极片的缺口(3);
对于单极耳极片或多极耳极片采用卷绕工艺制成的电池,则需要在正极极片的边缘处、负极极片的边缘处分别冲切出至少一个缺口(3),且负极极片的缺口(3)小于正极极片的缺口(3);
将缺口(3)倒圆角;
S2:按照各负极极片对应的缺口(3)重叠、各正极极片对应的缺口(3)重叠的方式,将步骤S1加工后的正极极片和对应的负极极片组装成裸电芯(5);
S3:将步骤S2加工后的裸电芯(5)焊接转接极耳后放入冲有内坑(6)的外壳(7)中,将底面(9)贴上双面胶层、顶面(8)贴热熔胶后的内置管(4)放入内坑(6)中,使底面(9)与外壳(7)内壁相连,对于单极耳卷绕工艺的电池,应在组装成裸电芯(5)前进行极耳焊接;
S4:将步骤S3中的外壳(7)包裹着裸电芯(5)和内置管(4)进行封装,并通过后续的工序加工成成品电池,所述顶面(8)在后续的工序中高温化成时通过热熔胶与外壳(7)内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2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FP锂离子电芯分容筛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叠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