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7240.5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林珍艳;易四勇;林洋;任超;李景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裸电芯和至少一个中空结构的内置管,所述内置管的顶面与外壳内壁相连,所述内置管侧面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本发明通过在外壳内设置内置管,内置管上设置有通孔,在二次注液时,可以采用注液针刺破外壳和内置管的顶面进入内置管,通过内置管往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再用密封胶将外壳的刺破口密封,安全性高,同时也可保证电池品质,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资源的利用率、减轻行业的回收压力。相比现有的转接极耳、重新封装二次注液的方法,本发明二次注液时的操作方法及设备要求简单,便于广泛应用。本发明应用于电池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能源多样化战略渐成发展共识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与钢壳、铝壳锂离子电池相比,软包锂离子电池因其重量轻、安全性能好、形状不受限、保护设计简单等优点快速增长。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消费者对锂离子电池的续航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续航能力的提高,除了从材料体系方面进行改善外,提高电池的保液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平衡电池的厚度、容量以及重量,尽可能提升重量能量密度。因此,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前提下,电池极片的压密需尽可能往上限设计,导致极片间孔隙率较小,所能储存电解液的空间也变小。此外,电池外壳与裸电芯间的间隙以及极片与极片间的间隙、隔膜的孔隙都是有限的,再加上保液量过大影响电池外观和硬度,因此,电池的保液量是有限的。
电池在循环过程中,电解液会参与SEI膜的修复而发生损耗。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要求达到与常温条件下相同的循环寿命,需要更多的电解液。当电解液不够时,电池的循环寿命会加速衰减甚至终止。对于稳定性不错的材料体系来说,因为缺乏电解液导致寿命终止而报废,不仅会大大降低产品的耐用性,而且也会大大降低资源利用率,特别对现如今回收制度不够完善的动力电池行业来说,会极大的增加行业回收压力。同时回收过程会污染环境,不利于环保。如果能在电池循环寿命加速衰减的初期,对电池进行二次注液,不仅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还可极大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小行业的回收压力,同时也有利于环保事业。
此外,二次注液是锂离子电池失效分析常用的手段。现行二次注液的方法通常是将极耳转接焊后,再将铝塑膜剪开,并重新进行注液和封装。由于电池处于带电状态,以上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对操作环境的湿度控制要求很高,且效率低下。
专利号为CN201810305883.5的公开文件公开了铝壳锂离子电池二次注液的方法,其主要涉及对于二次注液时的方法的改进,具体涉及对于二次注液的配方的改进,其仍然存在上述的缺陷。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二次注液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提高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资源的利用率、减轻行业的回收压力,同时也为电池的失效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提高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资源的利用率、减轻行业的回收压力,同时也为电池的失效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裸电芯和至少一个中空结构的内置管,所述内置管的顶面与外壳内壁相连,所述内置管侧面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置管的顶面由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内置管的底面由硬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内置管的顶面通过热熔胶与外壳内壁相连,所述内置管的底面通过双面胶与外壳内壁相连。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通孔为圆形或三角形或方形。
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裸电芯的边缘处或/和角部对应设有与内置管相对应的缺口,每根内置管对应一个缺口,各内置管和对应的缺口契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桑顿新能源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2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FP锂离子电芯分容筛选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叠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