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7362.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7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学广;石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10 | 分类号: | A01G18/1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袁庆云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根 真菌 高效 单孢扩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包括:于培养皿内石英砂上均匀摆放微孔滤膜圆片,用移液枪转移AMF孢子至微孔滤膜表面,每片微孔滤膜转移1个外观饱满的新鲜收集的孢子,盖好皿盖,20‑28℃暗培养;取白三叶草种子,浓硫酸表面消毒后催芽;将萌发的孢子连同微孔滤膜圆片一起转移至折叠的浸湿滤纸内,同时转接一颗刚长出真叶的白三叶草幼苗;用1/2强度的霍格兰营养液浸润花盆中的河沙,将携带孢子和白三叶草的滤纸片垂直放入花盆的河沙中;白三叶草生长1个月后检查AMF侵染情况;将成功侵染的白三叶草移栽回花盆,继续培养4个月后收获。本发明单孢扩繁成功率高,耗时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
背景技术
丛枝菌根真菌(AMF)是一类不能纯培养的植物共生菌,在对AMF共生机制及生理生化的研究中往往需要获得较为纯净的AMF材料,单孢扩繁是从野外环境获取AMF纯净材料的重要方法。
目前单孢扩繁主要采用指形管法,即在指形管中对三叶草接种单个孢子,一般4个月后检查结果并进一步扩繁。由于AMF繁殖周期较长,加上野外采集的AMF孢子活力较低,同时在使用指形管的扩繁过程中无法检测是否成功侵染,使得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且成功率很低。Brundrett等在1996年《菌根在林业和农业中的应用》p158-159中提出了一种AMF的单孢扩繁方法:首先进行AMF孢子萌发实验,随后选取萌发的孢子接种三叶草。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上指形管法的缺陷,但由于孢子转移过程可能对孢子产生损伤,另外根系在基质中的生长方向不确定,很难保证萌发的菌丝能够侵染根系,因而这种方法的成功率也很低。目前为止,受限于野外采集的孢子活力较低和根系及菌丝生长的随机性,常规单孢扩繁方法需要6-8个月的周期且成功率不到1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单孢扩繁成功率高,耗时短的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
本发明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灭菌培养皿中加入灭菌石英砂,用蒸馏水浸润石英砂,于培养皿内石英砂上均匀摆放微孔滤膜圆片,用移液枪转移AMF孢子至微孔滤膜表面,每片微孔滤膜转移1个外观饱满的新鲜收集的孢子,盖好皿盖,20-28 ℃暗培养;
(2)取白三叶草种子,浓硫酸表面消毒5-10min无菌水冲洗后20-28℃催芽;
(3)准备河沙,于烘箱内灭菌,将灭菌的河沙装入花盆中待用;
(4)打开皿盖,于解剖镜下检查孢子萌发情况,将萌发的孢子连同微孔滤膜圆片一起转移至折叠的浸湿滤纸内,同时转接一颗刚长出真叶的白三叶草幼苗;
(5)用1/2强度的霍格兰营养液浸润花盆中的河沙,将携带孢子和白三叶草的滤纸片垂直放入花盆的河沙中;
(6)白三叶草生长1个月后,将滤纸取出,展开滤纸,于解剖镜下检查AMF侵染情况;
(7)将成功侵染的白三叶草移栽回花盆,继续培养4个月后收获。
上述的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其中:微孔滤膜圆片为微孔滤膜用打孔器制取。
上述的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其中:滤纸、玻璃培养皿、蒸馏水和石英砂与微孔滤膜圆片一起高压蒸汽灭菌。
上述的的一种丛枝菌根真菌的高效单孢扩繁方法,其中:折叠的浸湿滤纸是将滤纸对折两次后用灭菌蒸馏水浸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菇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食用菌的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