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涡前闭环温度超温保护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9258.9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5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辛海东;张立峰;牛文杰;高柏濬;赵钦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3/00 | 分类号: | F02D23/00;F02D2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闭环 温度 保护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涡前闭环温度超温保护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中设置T_Max、T_RlsOn和T_RlsOff,通过监控传感器实时检测T3并发送到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步骤2: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判断T3是否大于激活温度值T_RlsOn,若否,不激活闭环控制功能,返回步骤1;若是,执行步骤3;步骤3: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激活闭环控制功能,限制发动机性能,使T3≤T_Max;步骤4: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判断T3是否大于控制T_RlsOff,若是,返回步骤3,继续进行闭环控制,若否,本次闭环控制功能结束。本发明能通过实时温度的变化自调整,使发动机性能在各种整车应用环境下达到最优,控制更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共轨柴油机的标定匹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涡前闭环温度超温保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普遍应用的涡前温度保护的控制策略主要为开环控制,这种控制方法虽然能起到较好的温度保护作用,但最大的缺陷是对发动机性能的限制过严,需要在较低的温度即开始扭矩限制,一般的经验是需要保证实际温度与边界限值保留8%-10%裕度,即温度距离限值至少30ºC,否则发动机部件存在超温损坏的风险,控制精度较低;因此,开环控制方法无法保证准确识别实际的排气温度表现,即整车运行到指定的工况区域就激活保护功能,并不取决于实际的温度表现,存在实际温度未达到发动机限值就错误的激活保护功能的问题和风险。其原因之一是车辆之间的散差以及各种边界条件下不同的温度表现很难通过开环控制校正,其原因之二是其控制方法不适用于精准的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涡前闭环温度超温保护控制方法,能通过实时温度的变化自调整发动机输出扭矩控制,在接近发动机排温限值的运行工况,扭矩控制不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可以通过温度的变化曲线实现扭矩的动态修正,使发动机性能在各种整车应用环境下达到最优,控制更精准。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涡前闭环温度超温保护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中设置最大温度限值T_Max、激活温度值T_RlsOn和控制解除温度值T_RlsOff,通过监控传感器实时检测发动机涡前温度T3并发送到车辆电子控制单元;
步骤2: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发动机涡前温度T3是否大于激活温度值T_RlsOn,若否,则不激活闭环控制功能,返回步骤1;若是,则执行步骤3;
步骤3:车辆电子控制单元激活闭环控制功能并逐渐限制发动机性能,使发动机涡前温度T3≤最大温度限值T_Max;
步骤4:车辆电子控制单元判断发动机涡前温度T3是否大于控制解除温度值T_RlsOff,若是,返回步骤3,继续进行闭环控制,若否,则本次闭环控制功能结束,车辆恢复自由驾驶状态。
在所述的步骤1中,激活温度值T_RlsOn小于最大温度限值T_Max 15-20℃。在所述的步骤1中,监控传感器安装在排气歧管或者排气歧管与增压器涡端的连接处,传感器信号通过电器线束与汽车发动机控制器连接。
在所述的步骤3中,若T3逐渐上升并超过控制解除温度值T_RlsOff和激活温度值T_RlsOn,闭环控制保持激活;若T3逐渐下降并低于控制解除温度值T_RlsOff和激活温度值T_RlsOn,闭环控制自动解除。
在车辆电子控制单元中设置立即激活温度限值T_Max2,当所述的发动机涡前温度T3≥激活温度限值T_Max2时,立即激活闭环控制功能,并且进行大幅度的扭矩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2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收集处理系统
- 下一篇:柴油发电机组应急启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