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茶冷泡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3154.5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琼琼;李长乐;赵仁亮;贺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王莉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泡茶 白茶 干茶 牡丹 游离氨基酸 美容作用 水浸出物 形态自然 银白色 茶多酚 咖啡碱 常压 冲泡 黄酮 茸毛 微卷 心形 芽叶 叶背 叶缘 茶水 体质 饮用 敏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茶冷泡茶,它主要是在常压下,按照1:40~1:60的茶水比例,向白牡丹干茶中加入20℃~30℃水并冲泡50~100 min制成的。其中,所述白牡丹干茶的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芽叶连枝,叶缘微卷,形态自然,毫心呈银白色、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所述白茶冷泡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浸出物12.749%~17.577%、茶多酚2.367%~5.924%、咖啡碱0.4399%~1.0559%、游离氨基酸2.3490%~8.4600%、黄酮总量0.1317%~0.2632%。上述白茶冷泡茶具有保健和美容作用,适合敏感体质或胃弱者饮用,并具有解暑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茶冷泡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茶叶作为一种健康绿色的传统饮品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自明代冲泡饮用法推行以来,人们习惯于开水冲泡茶叶,现泡现饮为佳。但热水泡茶,冲泡口感最佳时冲泡时间大概五分钟左右,这时饮用水温过高会烫;放置过久茶汤太浓会涩而影响饮用口感;且用开水冲泡的茶叶一旦放凉,其茶汤的口感色泽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热水泡茶难以满足人们在常温下随时饮用的便利化需求。
冷泡茶,简单地讲就是用常温或者冷藏的矿泉水、纯净水来冲泡茶叶,可以说是颠覆传统的一种现代化泡茶方法,且满足人们对便捷化饮料的追求。因为冷泡茶的冲泡方法独特,可以保留茶叶中的各种物质,如,黄酮类物质、咖啡碱、多酚类物质,多酚类物质能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清除宿便,对于瘦身及防癌有非常不错的功效。冷泡茶具有方便、健康、甘甜、可久泡的特点,但不是每种茶叶都适合制作冷泡茶。近年来,不断有茶叶界专家对冷水泡茶的特点和优势做出研究、探讨,对其发展趋势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并指出其将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白茶冷泡茶,以克服上述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茶冷泡茶,其主要是在常压下,按照1:40~1:60的茶水比例,向白牡丹干茶中加入20℃~30℃水并冲泡50~100min制成的。
基于上述,所述白牡丹干茶的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芽叶连枝,叶缘微卷,形态自然,毫心呈银白色、抱心形,叶背遍布洁白茸毛。
基于上述,所述白茶冷泡茶具有黄色的汤色、清香或嫩香的香气、鲜甜或鲜醇的滋味,且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浸出物12.749%~17.577%、茶多酚2.367%~5.924%、咖啡碱0.4399%~1.0559%、游离氨基酸2.3490%~8.4600%、黄酮总量0.1317%~0.2632%。
基于上述,所述白茶冷泡茶主要是由所述白牡丹干茶的冲泡时间100min制成的,具有偏深杏黄色的汤色、嫩香或清香的香气、鲜醇稍涩的滋味和绿亮的叶底,且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浸出物14.539%~16.112%、茶多酚5.030%~5.924%、咖啡碱0.7864%~1.0559%、游离氨基酸5.3469%~8.4600%、黄酮总量0.1985%~0.2478%。
基于上述,所述白茶冷泡茶主要是在常压下,按照1:50的茶水比例,向所述白牡丹干茶中加入20℃水并冲泡100min而制成的;且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浸出物15.298±0.000%、茶多酚5.192±0.099%、咖啡碱0.8850±0.012%、游离氨基酸8.4578±0.022%、黄酮总量0.2477±0.001%。
基于上述,所述白茶冷泡茶主要是在常压下,按照1:40的茶水比例,向所述白牡丹干茶中加入30℃水并冲泡100min制成的;且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水浸出物14.539±0.000%、茶多酚5.132±0.102%、咖啡碱1.0558±0.001%、游离氨基酸6.1936±0.013%、黄酮总量0.1987±0.0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茶香膏、绿茶香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姜糖六堡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