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4272.8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国;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鹏远淀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0666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淀粉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它是将玉米首先经过亚硫酸氢盐水溶液在20~30℃下浸泡20~40min,再利用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在酸性条件下复合水解得到直链淀粉粗产品,将淀粉粗产品依次经过碳酸钠水溶液洗涤和冷水洗涤后得到纯度高的玉米淀粉。本发明制备的玉米淀粉产品中二氧化硫含量低于10ppm,本发明工艺新颖独特,且制备的玉米淀粉的提取率高达8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淀粉的制备是将淀粉从玉米原材料中分离出来,由于玉米原材料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淀粉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纤维素等,于是淀粉制备工艺的主要就是将淀粉从玉米原料中充分游离出来,使其与蛋白质、脂肪等非淀粉物质分离,从而实现对淀粉的制备目的,常见的淀粉制备方法有碱提取法和酶法。
碱提取法是利用蛋白质等易溶于碱液的原理,从而实现蛋白质等物质与淀粉的分离,最后经过沉淀,弃去上清液,最后分级过筛得到淀粉,但是传统碱提法很难制备较高纯度的淀粉颗粒;而酶法提取是采用蛋白酶、纤维素分别将蛋白质、纤维素酶解后得到较纯的淀粉颗粒,由于酶取法成本较高且二氧化硫的残余值比较高,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任海松等人于2008年在《中国粮油学报》上发表了一种《酶法提取玉米淀粉工艺研究》的论文,其是采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作为浸泡液,结合酸性蛋白酶提取玉米淀粉,经实验发现浸泡液pH为3.4,浸泡时间为10h,浸泡温度为50℃,酸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为1.5mL时提取的玉米淀粉产率大于等于74.66%,但是该方法的制备周期长,且长时间浸泡导致玉米淀粉产率低且仍存在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制备周期短且产率高的高质量玉米淀粉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其是利用复合酶从去坯玉米中提取玉米淀粉的方法,且有效降低玉米淀粉中的二氧化硫含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玉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的玉米清洗后用pH为8~10的亚硫酸盐水溶液浸泡20~40min,且水溶液的温度控制在20~30℃,经碱性溶液浸泡或可除去玉米的的少量二氧化硫并并起到活化的作用;
(2)过滤出浸泡后的玉米倒入到温度为55~60℃且pH为4~5的酸性水溶液中浸泡20~40min,所述酸性水溶液中添加有占酸性水溶液重量的1%~2%的蛋白酶和2%~5%纤维素酶;
(3)过滤除去玉米残渣后低温静置10~24小时,过滤除去滤液,烘干后得到玉米淀粉粗产品;
(4)将玉米淀粉粗产品用温度为0~10℃且质量浓度为2~5%的碳酸钠水溶液浸泡洗涤1~2次;
(5)将步骤(4)浸泡洗涤的玉米淀粉用温度为0~5℃冷水浸泡洗涤至中性,烘干得到玉米淀粉。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玉米为去坯玉米。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的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钠或亚硫酸钾钠水溶液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所述步骤(2)中的酸性水溶液为醋酸水溶液或柠檬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步骤(3)所述的低温静置的温度为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鹏远淀粉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鹏远淀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4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