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44510.5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瑛;苏陈良;刘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霞 |
地址: | 51805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制备 聚乙二醇单油酸酯 油酸 丁二酰亚胺 二甲基硅油 苯磺酸钠 聚异丁烯 抗磨性能 三乙醇胺 十六烷胺 乙二醇酯 硅烷化 硼酸钙 石墨烯 石油醚 重量份 | ||
1.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润滑油的原料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石墨烯选自3-丙氨基乙氧基硅烷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3-丙氨基甲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石墨烯、N-氨乙基-3-氨丙基二乙氧基硅烷石墨烯及N-氨乙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制备所述润滑油的原料由如下组分构成:2份~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6份~9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份~9份的石油醚、6份~12份的硼酸钙、7份~10份的十六烷胺、5份~7份的丁二酰亚胺、6份~13份的二甲基硅油、7份~14份的乙二醇酯、2份~7份的苯磺酸钠、5份~10份的聚异丁烯、4份~6份的三乙醇胺及5份~6份的油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润滑油的原料包括2.3份~2.7份的硅烷化石墨烯、7份~8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5份~8.5份的石油醚、8份~10份的硼酸钙、8份~9份的十六烷胺、5.5份~6.5份的丁二酰亚胺、8份~11份的二甲基硅油、9份~12份的乙二醇酯、4份~5份的苯磺酸钠、7份~8份的聚异丁烯、4.5份~5.5份的三乙醇胺及5.2份~5.8份的油酸。
5.一种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所述润滑油的原料,所述原料包括2份~3份的硅烷化石墨烯、6份~9份的聚乙二醇单油酸酯、7份~9份的石油醚、6份~12份的硼酸钙、7份~10份的十六烷胺、5份~7份的丁二酰亚胺、6份~13份的二甲基硅油、7份~14份的乙二醇酯、2份~7份的苯磺酸钠、5份~10份的聚异丁烯、4份~6份的三乙醇胺及5份~6份的油酸;及
将所述原料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所述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化石墨烯由如下步骤制备得到:将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加热回流,得到所述硅烷化石墨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与所述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4:6~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及丙醇中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所述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所述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为1.4:150~3:15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所述将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的操作具体为:氧化石墨烯、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有机溶剂混合并于300rpm~350rpm下搅拌25min~35min;及/或,
所述加热回流的操作中,回流温度为78℃~85℃,回流时间为12h~24h,在300rpm~350rpm的转速下进行加热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45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金属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合成酯型抗燃液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