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设备及道路维护辅助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2666.8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经明;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3/00 | 分类号: | G01C23/00;G01S19/14;G08G1/052;E01C23/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设备 道路 维护 辅助 管理 系统 | ||
一种车载设备及道路维护辅助管理系统。该车载设备连接于车辆总线,并获得下述信息:车速、加速度及位置,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地来自于车辆总线;以及,基于所获得的上述信息,对车辆是否在所行驶道路上遭遇道路破损进行检测,包括:若连续检测到车辆沿行驶方向的瞬时减速且各瞬时减速度值大于第一阈值,以及,若连续检测到车辆沿垂直于地面的瞬时加速和各相邻瞬时加速度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以及,在连续检测到上述瞬时减速及瞬时加速后,继续检测到的实时车速未趋于0;则,车载设备生成道路破损报告,报告包括检测到上述瞬时减速及瞬时加速的时间区间内的位置。本发明能提高道路维护管理的效率的同时也不增加额外的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特别涉及车载设备及道路维护辅助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对于道路的维护大部分还依赖于道路维护部门人工巡视发现道路破损后进行后续修复作业,或者依赖于设置在固定路段的传感设备发现道路破损后进行后续修复作业。近期,一些道路维护部门也搭建了服务于道路维护的后台,该后台面向公众提供道路破损报告电话,通过接收在某一路段往来的公众车辆有关该路段道路破损的电话报告来协调修复作业。
虽然由公众车辆发现并报告道路破损的方式扩大了对道路破损的检测面,也较之传统方式有更好的实时性。但是,发现道路破损仍然是依赖人工方式,且由于公众并非专业人士,其对道路破损的报告可能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车载设备及道路维护辅助管理系统,以提供更准确的道路破损检测及更高效的道路维护管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一种车载设备,包括:其连接于车辆总线,并获得下述信息:车速、加速度及位置,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地来自于车辆总线;以及,基于所获得的上述信息,对车辆是否在所行驶道路上遭遇道路破损进行检测,包括:若连续检测到车辆沿行驶方向的瞬时减速且各瞬时减速度值大于第一阈值,以及,若连续检测到车辆沿垂直于地面的瞬时加速且各相邻瞬时加速度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以及,在连续检测到上述瞬时减速及瞬时加速后,继续检测到的实时车速未趋于0,则,车载设备生成道路破损报告,报告包括检测到上述瞬时减速及瞬时加速的时间区间内的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道路维护辅助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道路检测节点及网络端服务器,各检测节点与网络端服务器之间联网通信;道路检测节点为行驶中的车辆,各车辆均装载有车载设备;
所述车载设备连接于车辆总线,并获得下述信息:车速、加速度及位置,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地来自于车辆总线;以及,基于所获得的上述信息,对车辆是否在所行驶道路上遭遇道路破损进行检测,包括:若连续检测到车辆沿行驶方向的瞬时减速且各瞬时减速度值大于第一阈值,以及,若连续检测到车辆沿垂直于地面的瞬时加速且各相邻瞬时加速度值的差值大于第二阈值;以及,在连续检测到上述瞬时减速及瞬时加速后,继续检测到的实时车速未趋于0,则,车载设备生成道路破损报告,报告包括检测到上述瞬时减速及瞬时加速的时间区间内的位置;
车载设备还包括网络通信模块,以将上述道路破损报告发送至所述网络端服务器;或者车载设备通过车辆总线将上述道路破损报告发送至车载网络通信模块,并通过车载网络通信模块将上述道路破损报告发送至所述网络端服务器;
网络端服务器基于所接收到的道路破损报告进行道路维护辅助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已在大部分有后台管理的(例如安吉星,出租车队,滴滴车队等)车辆上标配的感测设备获得有关车速、加速度及位置的感测信息,并以此信息来代替传统的人工识别进行道路破损的检测。上述感测信息可以帮助准确描述车辆当前遭遇的道路破损情况(主要通过沿行驶方向的瞬时减速和沿垂直于地面的瞬时加速的检测),因而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识别更自动,可靠和准确。由此,更准确的道路破损报告也能提高道路维护管理的效率。此外,由于对于道路破损的检测都是借助于已经装载在车辆上的感测设备,也不会增加额外的硬件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航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导航服务器
- 下一篇:误差标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