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模数少齿数的齿轮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6188.8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肖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山同远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模数少齿数 齿轮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模数少齿数的齿轮加工方法,包括:锻件、进行退火处理消除铸造应力、粗车、半精车、渗碳淬火、精车、精控喷丸、探伤、终检。本发明优点在于:能实现大模数少齿数的齿轮的加工,不仅克服加工困难和加工中容易严重变形的问题;无需专门设计齿轮刀具,通过通用的方肩盘铣刀棒刀即可完成复杂齿面的粗精加工,使加工更加简单、经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模数少齿数的齿轮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将模数介于50mm-150mm之间、齿数小于14的齿轮称为超大模数少齿数齿轮,该类齿轮常用于煤机、港机、海洋机械等行业中,具有传递能力强、结构紧凑等特点。目前超大模数、少齿数齿轮的主要加工方法及特点如下:
范成法:滚削法因少齿数齿轮加工产生严重“根切”很少使用,且定制超大模数滚刀周期长、价格高。刨削法利用刨刀刃口的直线段逼近齿面廓形,但超大模数少齿数齿面廓形曲率半径小,逼近精度差,加工效率低,且难以加工斜齿轮。
成形法:指形铣刀和盘形铣刀均可用于超大模数少齿数齿轮的成形加工,但由于齿槽尺寸极大,难以制作整体式刀具,切削刃口需要分段拼接,刀具制造困难、精度差。另外,成形法加工刀具刃形必须齿轮廓形一一对应,缺乏通用性,定制周期长、成本高。
齿轮模数M=50mm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模数,大模数齿轮其特点是结构尺寸大,承载能力大,但模数越大,齿轮的加工难度越大。表现为加工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差.,影响齿轮的正常使用。
为此本发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方案便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而提供一种大模数少齿数的齿轮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模数少齿数的齿轮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锻件,根据齿轮的结构分成2个半齿轮,先将坯料通过中频透热炉加热再对坯料进行整体锻打;
步骤2,进行退火处理,消除铸造应力,控制变形,得到齿轮毛胚;
步骤3,粗车,在机床上对每个半齿轮毛坯进行粗加工,将每个半齿轮毛坯接口面进行粗加工,每个半齿轮毛胚接口平面留加工余量;然后组成整个齿轮,在滚齿机上对每一半齿轮毛胚进行粗铣齿操作,采用方肩铣刀,先铣对口处对称的两个齿,齿槽中心与接口缝重合,然后按顺序铣其它齿,齿面及齿根分别留有加工余量,得半齿轮半加工品;
步骤4,半精车,在机床上对每个半齿轮半加工品进行半精加工,将两个半齿轮半加工品在宽度方向摞在一起,半精加工它们的接口平面留加工余量;然后组成整个齿轮,采用棒铣刀分两刀对整个齿轮进行铣齿,利用棒铣刀侧刃沿齿形和齿向进行包络半精加工,得半齿轮半精车品;
步骤5,渗碳淬火,对每一半齿轮半精车品进行渗碳淬火热处理;
步骤6,精车,机床上对每个半齿轮半精车品进行精加工,将两个半齿轮半精车品在宽度方向摞在一起,精加工至设计尺寸;然后组成整个齿轮,采用棒铣刀分两刀对整个齿轮进行铣齿,利用棒铣刀侧刃沿齿形和齿向进行包络半精加工,获得满足设计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半齿轮成品;
步骤7,精控喷丸;
步骤8,探伤,将喷丸后的半齿轮成品送齿轮检测仪检测其齿部精度,并进行磁粉探伤;
步骤9,终检,将经过步骤8探伤后半齿轮成品进行终检,检验各尺寸精度,并做好记录。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步骤1中,中频透热炉加热温度为850℃-9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山同远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衡山同远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61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伞齿轮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玫瑰增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