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第二牵伸理论改善纺纱百万米纱疵质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6748.X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先登 |
主分类号: | D01H5/38 | 分类号: | D01H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疵 牵伸 浮纤 硬头 纺纱 纺织技术领域 机台 摩擦控制力 对比分析 工艺调节 工艺调整 管理对象 控制对象 理论指导 临界状态 实验检测 纱线 点位置 纺纱厂 上车 气力 搜集 回落 车间 生产 | ||
1.用第二牵伸理论改善纺纱百万米纱疵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纺纱厂以人、机、料、法、环生产五要素为管理对象、全面开展PDCA循环、花大气力号召动员全厂与质量相关人员参与抓百万米纱疵质量,为以五要素之一的法要素做控制对象,由工艺人员搜集实测百万米纱疵质量信息、车间记录生活硬头信息及牵伸工艺实际上车数值情况,对比分析,再运用第二牵伸理论指导工艺调整,对浮纤聚重分异常严重的机台品种进行工艺调节,增强其纺纱摩擦控制力界,特别是浮游区段的摩擦控制力界,使实际纺纱机台的摩擦控制力界相同或近似于浮纤理想要求的弧形递增摩擦控制力界,让浮纤聚缩区尽可能小而接近于生产硬头点位置、但又不到达硬头点的临界位置状态,减轻浮纤聚重分程度,让纱线的A类纱疵出现断崖式减少、甚至B类纱疵也出现明显减少,使百万米纱疵数降低回落至控制范围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第二牵伸理论改善纺纱百万米纱疵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纺纱第二牵伸理论:纺纱牵伸中,变速点使纺纤由原来的不太均匀、不太平直,经牵伸变成很均匀、很平直的单根纤维,但也使浮纤聚重分的发生变得不可避免,因各厂所设计工艺情况的不完全同,使生产同一品种纱线的聚重分轻重程度有比较常态、或较差、或很差、或特别差,而使百万米纱疵质量差异很大,为使条疵好差度都能变得更好,须使聚重分的聚缩区尽可能的小而靠近硬头点位置,即聚缩区的长条矩形的长宽两边的实际数值应尽可能的小、而靠前趋近硬头点、又不到达硬头点位置,使条疵好差度能更加合理的变好,(注:纺纱牵伸的一项功能任务是让纺纱纤维被伸拉变直、牵成单根而用“变速点”这一专业术语很恰当,但浮游纤维因太短、且牵伸只受快慢纺纤共同“滤搓”影响,其形态多是由分散单根集合成多根、由直变弯、进而相互聚集纠缠、或被聚集成小团块、或被纠结缩成中团块、大团块,超大团块被裂解成大团块、中团块、小团块,所以,浮纤用“聚缩区”这一专业术语甚为恰当,浮纤因是被“滤搓”,特别不适宜再继续延用第一牵伸理论中的“变速点”术语进行描述);
这就是说,浮纤的聚重分是改善纱线条干过程中必然存留着的一个负面质量现象,以下简称为纱疵负质量,纱疵负质量的好坏与纺纱牵伸工艺设计的严谨性密切相关,若产品工艺设计严谨得当,在台锭专件器材差异率、加压差异率不是过大的前题下,以牵伸生活是否出硬头、实际检测出的十万米纱疵数高低为参照物,反向判断,按纺纱第二牵伸理论的要求,以调改个别牵伸工艺参数,让聚缩区变小而靠前,即可获取更好的条疵好差度,这对有经验的纺纱专业工艺人员而言,是一件较为容易做好的工作,只要找准了要害工艺项,稍稍调整一下工艺参数,例如增加粗纱捻度,就可使A类纱疵数发生断崖式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先登,未经李先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67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