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微细粗糙化处理的电解铜箔以及使用其的覆铜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9646.3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41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9 | 分类号: | H05K1/09;H05K3/3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细 粗糙 处理 电解 铜箔 以及 使用 覆铜基板 | ||
1.一种经微细粗糙化处理的电解铜箔,其具有一微粗糙表面,且所述微粗糙表面具有多个山形结构以及多个相对于所述山形结构的凹陷结构,其特征在于,依据国际标准ISO25178所测定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高度与顶点密度的乘积为150000至400000微米/平方毫米,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01所测定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起伏大于0.06微米且小于等于1.5微米,且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94所测定所述微粗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2.3微米,所述多个相对于所述山形结构的凹陷结构的至少一个的平均宽度介于0.5至4微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微细粗糙化处理的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高度与顶点密度的乘积为240000至350000微米/平方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微细粗糙化处理的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起伏大于0.1微米且小于1.5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微细粗糙化处理的电解铜箔,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凹陷结构具有U形剖面轮廓及/或V形剖面轮廓。
5.一种覆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铜基板包括:
一基板;以及
一经微细粗糙化处理的电解铜箔,所述经微细粗糙化处理的电解铜箔贴附在所述基板的一表面上,且具有一微粗糙表面与所述表面接合,其中所述微粗糙表面具有多个山形结构以及多个相对于所述山形结构的凹陷结构;
其中,依据国际标准ISO25178所测定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高度与顶点密度的乘积为150000至400000微米/平方毫米,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 B0601-2001所测定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起伏大于0.06微米且小于等于1.5微米,且依据日本工业标准JIS94所测定所述微粗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等于2.3微米,所述多个相对于所述山形结构的凹陷结构的至少一个的平均宽度介于0.5至4微米。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铜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高度与顶点密度的乘积为240000至350000微米/平方毫米。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铜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山形结构的算术平均起伏大于0.1微米且小于1.5微米。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铜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凹陷结构具有U形剖面轮廓及/或V形剖面轮廓。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由介电常数值介于3.2至3.8、介电损耗值大于0.005且小于等于0.010的预浸材料所形成,所述覆铜基板于4GHz的介入损失介于-0.35dB/in至-0.41dB/in之间,其中,所述基板是由介电常数值介于3.5至4.0、介电损耗值大于0.010且小于等于0.015的预浸材料所形成,所述覆铜基板于4GHz的介入损失介于-0.45dB/in至-0.49dB/in之间。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覆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由介电常数值介于3.2至3.8、介电损耗值大于0.005且小于等于0.010的预浸材料所形成,所述覆铜基板于8GHz的介入损失介于-0.61dB/in至-0.69dB/in之间,其中,所述基板是由介电常数值介于3.5至4.0、介电损耗值大于0.010且小于等于0.015的预浸材料所形成,所述覆铜基板于8GHz的介入损失介于-0.76dB/in至-0.86dB/in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居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964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备用电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DCU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