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铝钾钨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1608.1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宗;赵腾飞;唐光明;傅崇伟;李柏明;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7/04 | 分类号: | C22C27/04;C22C32/00;C22C1/05;B22F3/04;B22F3/10;B22F3/18;B22F3/2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林毓俊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铝钾钨 合金 板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铝钾钨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属于钨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制备流程为:(1)硅铝钾钨粉的制取;(2)硅铝钾钨粉的掺杂,掺杂剂为稀土氧化物、钨粉、碳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3)等静压压制成型;(4)将压坯在保护性气氛下,于2250~24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5)压力加工与热处理;(6)机械加工。本发明通过掺杂技术、烧结工艺和烧结板坯形状的创新,将烧结坯料的密度、晶粒度控制在一定的标准范围内,有效地保证了烧结坯料的轧制加工性能;通过对轧制工艺和退火工艺的创新,解决了轧制开裂问题,满足了机械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轧制总变形量在85%以上,收率在90%以上,实现硅铝钾钨板材的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钨合金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铝钾钨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OCVD(气相外延生长)设备是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设备,一直以来依赖进口,价格昂贵。近几年来,国内生产商大力投资研发,国产化设备已逐步走向市场,这种设备的加热器的加热元件采用纯钨片,使用寿命在2~3个月,远低于国外设备的使用寿命(国外设备通常为1年左右),其失效方式主要表现为变形、断裂。
硅铝钾钨合金材料由于钾泡效应,材料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和高温抗蠕变性能,大量用于生产抗震钨丝及高温炉用钨合金元部件。目前,硅铝钾钨合金的生产工艺路线为:硅铝钾钨粉的制取、钢模压制成型、垂熔烧结、旋锻拉拔,生产能耗高,成材率低,是一种低效率的加工方式。
中国专利CN 201410608333.2A公开了一种钨合金板材的轧制工艺,该方法需要进行2次中间退火和1次再结晶退火(温度为2000℃~2300℃,保温时间为1~2小时),制备的钨合金晶粒较粗,容易导致钨合金板材变形、开裂,而且其制备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再结晶温度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铝钾钨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解决了轧制过程容易开裂的问题,制备得到抗震性能好、耐高温的硅铝钾钨合金板材。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铝钾钨合金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硅铝钾钨粉的制取:
其中,K含量为0.005~0.05wt%;
Si含量为≤0.045wt%;
Al含量为≤0.035wt%;
其余为钨粉,总量之和为100wt%;
(2)将硅铝钾钨粉进行掺杂,掺杂剂为稀土氧化物、钨粉、碳化钨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得到掺杂后的硅铝钾钨粉;
(3)将步骤(2)所得掺杂后的硅铝钾钨粉进行等静压压制成型,得到压坯;
(4)将步骤(3)所得压坯在保护性气氛下,于2250~2400℃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得到金属坯料;
(5)压力加工与热处理:
将步骤(4)所得金属坯料在1200~1600℃温度范围内进行压力加工,经过14~18道次轧制,第一道次轧制后回炉加热温度递减,保温时间为12~25min,道次变形率控制在15~30%之间,总变形量85%以上,中间不需退火处理,达到所需厚度后在1300~1450℃温度范围内进行再结晶热处理,得到板材半成品;
(6)将步骤(5)所得板材半成品进行机械加工,得到硅铝钾钨合金板材成品。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掺杂剂的添加量为0.01~2wt%,掺杂后进行混合、过筛,得到掺杂后的硅铝钾钨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1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