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防撞梁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2243.4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希振;金贤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42 |
代理公司: | 11314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郭海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轴线对称 凸出 流线形状 倒弧角 防撞梁 车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防撞梁。所述梁包括具有W形横截面的梁本体和增强部分。所述增强部分设置在所述梁本体的中部并且宽度大于所述梁本体的宽度。此外,所述增强部分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相对于所述梁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凸出,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具有倒弧角的流线形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6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07399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门防撞梁,更具体地涉及当施加弯曲力矩时其结构能够增加截面模量的车门防撞梁,从而改进强度或支撑负载。
背景技术
车辆设计中的许多重要参数之一是在车辆碰撞的过程中更安全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免受撞击。特别地,为了在侧面撞击的过程中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头部、肋骨和骨盆损伤,已经积极研究了车门结构的最佳设计。作为所述车门结构之一,在侧面撞击的过程中吸收施加的撞击能量的车门防撞梁可以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安装在车门中。这种车门防撞梁在侧面撞击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塌陷吸收撞击能量,因此减少传递至乘客的撞击。
车门防撞梁可以设置在车门的内部面板和外部面板之间从而保证足够的弯曲强度。另外,车门防撞梁可以根据其制造方法分成钢管型、压制型等。钢管型车门防撞梁的缺点是由于更多数目的部件和更多次数的焊接而造成的低生产率和高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压制型车门防撞梁通过使用冷压成型方法形成冷轧钢板而制得,其优点在于高生产率和低生产成本。为了充分保证车门防撞梁的强度,压制型车门防撞梁有利地具有M-形横截面。然而,由于具有高屈服强度(例如1180MPa或更高)的钢板在冷压成型过程中由于强烈的回弹现象而经受冷压成型的约束条件,其两个侧边缘可能向外对称倾斜。因此,压制型车门防撞梁具有大致W形横截面,并且W形横截面可以在车门防撞梁的纵向方向上保持不变。
由于根据相关技术的车门防撞梁的W形横截面在纵向方向上保持不变,当在撞击过程中向车门防撞梁施加弯曲力矩时,W形横截面的两个侧边缘可能容易在横向方向上展开,如图2中虚线所示。因此,车门防撞梁的截面模量可能降低,因此车门防撞梁的强度或支撑负载可能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当施加弯曲力矩时其结构能够增加截面模量的车门防撞梁,从而改进强度或支撑负载。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车门防撞梁可以包括:梁本体,所述梁本体具有W形横截面;和增强部分,所述增强部分设置在所述梁本体的中部并且宽度大于所述梁本体的宽度。所述增强部分可以具有第一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相对于所述梁本体的中心轴线对称地凸出,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边缘可以具有倒弧角的流线形状。
所述增强部分可以具有W形横截面,所述W形横截面的宽度大于所述梁本体的W形横截面的宽度。所述增强部分可以包括中央腹板和一对顶端,所述一对顶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中央腹板的两侧。所述增强部分的每个顶端可以具有一对凸圆和设置在所述一对凸圆之间的凹槽,并且所述一对凸圆可以具有相同高度。每个凸圆和凹槽可以以预定半径倒圆角。所述增强部分的每个顶端的两侧可以分别连接至内侧壁和外侧壁。
此外,所述梁本体可以包括中央腹板和第一和第二顶端,所述第一和第二顶端对称地设置在所述中央腹板的两侧。所述梁本体的中央腹板和第一和第二顶端可以以预定半径倒圆角。所述梁本体可以通过所述增强部分分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增强部分可以包括中央部分,所述中央部分在所述车门防撞梁的纵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车门防撞梁的中央。所述增强部分的第一端部可以与所述梁本体的第一部分相交,并且所述增强部分的第二端部可以与所述梁本体的第二部分相交。所述增强部分的每个顶端可以连续地连接至所述梁本体的每个顶端,并且所述增强部分的每个顶端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梁本体的每个顶端的宽度。所述增强部分的中央腹板可以连续地连接至所述梁本体的中央腹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22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