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5413.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施睿贇;谢清程;邹义;常龙;王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3/08 | 分类号: | B63H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轴 应急 外油管 调距 活塞 衬套 油缸 调距装置 注油口 缸体 密封滑动连接 装置发生故障 衬套密封 机械驱动 螺距调整 使用性能 液压系统 应急装置 活塞套 后环 桨叶 螺距 前部 全船 失电 油腔 正车 连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包括衬套、应急油缸、外油管,所述衬套密封固定连接在艉端轴内,所述应急油缸的缸体设置在艉端轴端前部内,缸体中的活塞套在衬套内,且活塞与衬套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外油管置于艉端轴和艏端轴内,艉端轴和艏端轴内的外油管通过前、后环连接在一起,艉端轴内的外油管插在活塞内,所述艉端轴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连通应急油缸位于活塞近艉端的油腔。采用本发明的应急装置实现“机械驱动”方式的应急调距,可以在全船失电、调距桨液压系统全部失去功能或者调距桨装置发生故障等极端情况下,将桨叶螺距调整至至全正车螺距位,从而提升调距桨装置的应急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动力推进装置,尤其是一种应急调距装置。
背景技术
调距桨装置由电气遥控、液压驱动,可在不改变推进器轴转向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桨叶螺距角改变桨的推力大小和方向,将主机的功率转化成对船的推力,从而使舰船实现正航、倒航、停车等运行工况以及航速控制或机动操纵。
当全船失电、调距桨液压系统全部失去功能或者调距桨装置发生故障时,调距桨装置将无法进行正常调距,影响到整条船的生命力。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手摇泵或气动泵向调距桨装置的桨毂油缸进行注油的方式实现应急调距。采用此方法需要借助于液压系统,并通过桨毂油缸实现“液压驱动”方式的应急调距。有别于传统的应急调距方式,不需要借助液压系统及桨毂油缸,实现“机械驱动”方式的应急调距,同样也可解决调距桨装置在极端情况下无法进行调距的困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可将调距装置转变成定距桨状态使用,以保证船舶在极端情况下的航行,并且适用于船舶动力推进系统调距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包括衬套、应急油缸、外油管,所述衬套密封固定连接在艉端轴内,所述应急油缸的缸体设置在艉端轴端前部内,缸体中的活塞套在衬套内,且活塞与衬套之间密封滑动连接,外油管置于艉端轴和艏端轴内,艉端轴和艏端轴内的外油管通过前、后环连接在一起,艉端轴内的外油管插在活塞内,所述艉端轴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连通应急油缸位于活塞近艉端的油腔。
进一步,所述活塞与衬套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活塞与应急油缸的缸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衬套与艉端的轴内孔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应急油缸上设有安全阀。
进一步,所述注油口连接气动泵。
进一步,所述外油管与桨毂内的后活塞杆及后活塞刚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应急装置实现“机械驱动”方式的应急调距,可以在全船失电、调距桨液压系统全部失去功能或者调距桨装置发生故障等极端情况下,将桨叶螺距调整至至全正车螺距位,从而提升调距桨装置的应急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机械式的应急调距装置20,安装于轴内。该装置包括安全阀1、第一密封圈2、活塞3、第二密封圈4、第三密封圈5、衬套6、螺钉7、注油口8、应急油缸9、外油管10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