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阻尼型减振抗冲击的弹性管道吊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4935.0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3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温华兵;常程威;邵传民;张坤;马正刚;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3/04 | 分类号: | F16L3/04;F16L3/205;F16L3/217;F16F15/02;F16F15/023;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型减振抗 冲击 弹性 管道 吊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阻尼型减振抗冲击的弹性管道吊架,包括套装在管道上的U型管卡和用于固定安装管卡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和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贴着所述管道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另一平面上通过防滑橡胶垫安置有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减振器;所述管道与所述管卡之间还设置有丝网垫圈。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减振抗冲击效果好,提高了管道的安全性,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减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船舶上具有良好减振抗冲击的管道吊架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动力输流管系振动问题有着广阔的工程背景,是船舶机舱安全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各类动力设备之间油、水、气等流体的输运体,繁杂的管系与各类动力设备相连,布置于船舶机舱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管路振动严重影响管系的使用寿命,威胁船舶机舱安全。由于液体压力脉动和管壁结构振动两种因素存在于输运管系中,以及在输运过程中发生流固耦合,都将成为管系形成振动噪声的重要因素,轻则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重则引起管系的破裂、机械的损坏,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管路系统的振动破坏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严重威胁机舱的安全。人们应当重视管系振动问题,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申请号为CN201310632072.3,名称为“船舶管道吊架”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管道悬挂架,其结构包括吊杆及半圆环,吊杆包括第一吊杆及第二吊杆,半圆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及第二半圆环,第一吊杆借助其端部的圆弧与第一半圆环焊接固定,第二吊杆借助其端部的支撑部与第二半圆环焊接固定,第一半圆环与第二半圆环对合形成管道环,管道放置于管道环中,第一半圆环的缺口斜朝上方设置,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借助螺栓固定连接,第二吊杆与螺母间夹持弹片。该发明采用半圆环斜上设置,方便了管道的安装,减小了管道安装时所占用的空间,并且采用弹片以补偿管道的膨胀。然而该装置在受到剧烈冲击载荷时,容易破损,抗冲击性能差。
目前我国还没有可供选择的抗冲击元器件及标准吊架,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抗冲击元器件研制及其布置、管路系统冲击试验验收等标准和规范尚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船舶机舱管道布置系统环境的特点和传统安装方式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再不改变管道生产工艺要求下,优化吊架减振强度和吸振的性能,提供一种既能减振,又能提高抗冲击的一种用于船用减振抗冲击的管道吊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阻尼型减振抗冲击的弹性管道吊架,包括套装在管道上的U型管卡和用于固定安装管卡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道和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贴着所述管道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另一平面上通过防滑橡胶垫安置有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减振器;所述管道与所述管卡之间还设置有丝网垫圈。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减振器包括桶状形外壳,所述外壳的开口端设有外凸肩,封口端开有中心孔,外壳内设有由大小直径套装成两之间设有间隙,开口端与外壳封口端相连接的桶状体,其中大直径形成的空腔为减振缸,小直径形成的空腔为活塞缸,减振缸与活塞缸之间设有的间隙形成为密封环形空腔,所述活塞缸的下端均布设有若干与所述间隙相通的通孔,活塞缸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阻尼液,阻尼活塞,和一端连接阻尼活塞,另一端伸出外壳封口端的中心孔通过阻尼金属粘贴板与所述支架相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桶状体下端外端面连接有同轴线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外表面包覆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和所述减振缸的外表面上均套装有大弹簧。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丝网垫圈的材质为不锈钢,断截面针织形式采用多股编织,丝径为 0.3mm~0.8mm。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金属阻尼粘贴板的材质为粘弹性阻尼材料。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桶状体下端为设有桶盖,桶状体与桶盖的连接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弹性体的材质为弹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4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压器真空管线蝶阀渗漏处理工装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天然气管道使用的辅助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