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用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方法及列车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4988.2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5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范乐天;杨帅;高军;李文娟;李福禄;张锦华;王卉子;张相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0 | 分类号: | B23K11/00;B23K11/20;B23K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文小莉;刘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铝合金 不锈钢 焊接 方法 列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方法及列车车辆,该方法包括:在铝合金工件和不锈钢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阻隔层;将铝合金工件的待焊区域和不锈钢工件的待焊区域装配为搭接接头的待焊组合体,且阻隔层位于铝合金工件的待焊区域和不锈钢工件的待焊区域之间;对待焊组合体进行焊接。这样在焊接时,铝合金工件的待焊区域和不锈钢工件的待焊区域之间就具有阻隔层,该阻隔层能够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可有效的阻隔铝合金工件中的Al和不锈钢工件中的Fe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由于铝合金和不锈钢的物理、化学等属性的差异,而在焊接接头处生成脆性较高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提升了焊接接头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用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方法及列车车辆。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车辆的类型日益增多,形成车辆所使用的材料广泛,包括有低碳低碳钢及低合金钢、中高碳钢、合金钢等,而随着高速重载运输的逐渐发展,铁路车辆车体自重的减小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现有的车辆材料中,铝合金-不锈钢材料混合结构可以有效地减轻自身重量,同时具有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稳定性高、美观等优点,而在铝合金-不锈钢材料的车辆成形中,铝合金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成为保证列车车体质量重要的一环。然而,由于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物理、化学等属性的差异,在焊接时,容易生成呈脆性的Fe-Al金属间化合物,所以两者之间难以获得良好的焊缝,从而阻碍了不锈钢和铝合金焊接结构在铁路列车车辆中的应用。而要发展不锈钢或铝合金的焊接结构,就需要开发新的焊接方法和工艺。
因此,为进一步的促进不锈钢和铝合金焊接结构在机车车辆中的应用,新的铝合金和不锈钢焊接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方法及列车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铝合金和不锈钢之间理化性能差异过大,导致焊接接头质量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用铝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方法,用于焊接车辆用铝合金工件和不锈钢工件,该方法包括:
在所述铝合金工件和所述不锈钢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阻隔层;
将所述铝合金工件的待焊区域和所述不锈钢工件的待焊区域装配为搭接接头的待焊组合体,且所述阻隔层位于所述铝合金工件的待焊区域和所述不锈钢工件的待焊区域之间;
对所述待焊组合体进行焊接。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铝合金工件和所述不锈钢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阻隔层,包括:
在所述不锈钢工件和所述铝合金工件中其中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第一阻隔层;
在所述不锈钢工件和所述铝合金工件中另一个的待焊区域镀第二阻隔层。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铝合金工件和所述不锈钢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阻隔层,包括:
在所述铝合金工件的待焊区域镀Ag镀层;
在所述不锈钢工件的待焊区域镀Cu镀层。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铝合金工件和所述不锈钢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阻隔层,包括:
在所述不锈钢工件和所述铝合金工件中其中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第一阻隔层;
在所述第一阻隔层上镀第二阻隔层。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铝合金工件和所述不锈钢工件中的至少一个的待焊区域上镀阻隔层,包括:
在所述铝合金工件的待焊区域上镀Ag镀层;在所述Ag镀层上镀Cu镀层,或者,
在所述不锈钢工件的待焊区域镀Cu镀层;在所述Cu镀层上镀Ag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49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