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乙二胺和硝酸为原料微波快速合成碳点溶液检测Cr(VI)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9296.7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4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龙云飞;彭笑笑;李晨晨;张玉彬;陈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43209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二胺 硝酸 原料 微波 快速 合成 溶液 检测 cr vi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乙二胺和硝酸为原料微波快速合成的碳点溶液检测Cr()的方法,步骤是:以乙二胺、硝酸为原料,微波加热条件下,合成碳点溶液,得到具有荧光特性的碳点溶液;合成的碳点具有荧光特性,稀释50倍后最大激发波长为351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33 nm;碳点溶液与Cr(VI)反应后,碳点溶液的相关荧光强度的比值与Cr(VI)的溶液浓度之间呈线性关系,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乙二胺、硝酸为原料微波加热条件下合成碳点溶液;利用碳点溶液与不同浓度的Cr(VI)反应后溶液的荧光值不同,可以检测出溶液中Cr(VI)的浓度。
背景技术
荧光碳点是继富勒烯、碳纳米管及石墨烯之后最热门的碳纳米材料之一。该种纳米材料克服了传统量子点的某些缺点,不仅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与小尺寸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在生化传感、成像分析、环境检测、光催化技术、金属离子检测及药物载体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合成方法包括电化学法,水热法,微波法,超声法等。
六价铬离子(Cr(VI))在电镀、冶金、颜料生产、皮革鞣制和木材防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它是对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金属污染物之一,可以通过水、空气和食物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对健康造成危害。研究表明,Cr(VI)具有致癌性,它的强氧化性可以损伤DNA并且干扰DNA的修复,同时它还能破坏肝细胞的骨架,甚至导致肝细胞的死亡,长期接触高浓度的Cr(VI)会导致患呼吸癌的概率大大提高。因此,探索高效准确检测Cr(VI)的方法对于人类健康、环境治理及临床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报道的Cr(VI)的检测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离子交换法、荧光光谱法、伏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吸附剂吸附法、光催化降解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这些方法虽然灵敏度和选择性较高,但有的仍存在探针合成过程复杂,检测方法麻烦等问题。在这些方法中,荧光光谱法因为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和操作简单等优势而备受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对于现有碳点的合成和Cr(VI)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缺陷,提出一种利用乙二胺、硝酸为原料,结合微波法合成技术制备均匀性良好的碳点并用于Cr(VI)的检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以乙二胺和硝酸为原料微波快速合成碳点溶液检测Cr(VI)的方法,包括步骤:
(1)以乙二胺、硝酸为原料,微波加热条件下合成碳点溶液,经离心和减压过滤处理后得到碳点溶液;
(2) 碳点溶液与不同浓度的Cr(VI)反应后,检测碳点溶液的荧光值;
(3) 根据溶液中Cr(VI)的浓度与碳点溶液的荧光值之间的关系,即可检测出溶液中Cr(VI)的浓度。
具体来讲,步骤(1)是以乙二胺、硝酸为原料,微波加热条件下合成碳点溶液,具体合成过程包括:将18 mL 3.0 mol/L的乙二胺溶液和2.0 mL 1.0 mol/L的硝酸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置于微波炉中,中低火处理12 min后至烧干,再用10 mL二次水溶解,得到碳点粗溶液。
步骤(1)所述碳点粗溶液的后续处理过程包括:将得到的碳点粗溶液置于离心管里,并进行离心处理,转速为10000 转/分钟,离心10分钟后,取上清液进行减压过滤处理,最终得到黄褐色透明的碳点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9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