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恶臭假单胞菌的构建及其在生产丙酸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1133.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7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马超;于波;马延和;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78 | 分类号: | C12N15/78;C12N1/21;C12P7/52;C12R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恶臭 假单胞菌 构建 及其 生产 丙酸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制备重组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缺失或者失活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prpC基因,得到的重组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缺失或者失活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ltaE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失或者失活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prpC基因为将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prpC基因替换为tdcBC基因和驱动其表达的lac启动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中的bkd基因簇启动子替换为lac启动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采用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
或,所述替换采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或sacB基因介导筛选的同源重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恶臭假单胞菌为恶臭假单胞菌KT2440。
7.重组菌,为将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的prpC基因替换为tdcBC基因和驱动其表达的lac启动子,且敲除所述基因组上的ltaE基因,且将所述基因组中的bkd基因簇启动子替换为lac启动子,其他序列不变,得到重组菌;
或,重组菌,为将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的prpC基因替换为tdcBC基因,且将所述基因组上的ltaE基因敲除,其他序列不变,得到重组菌;
或,重组菌,为将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的prpC基因替换为tdcBC基因和驱动其基因表达的lac启动子,且将所述基因组上的ltaE基因敲除,其他序列不变,得到重组菌;
或,重组菌,为将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的prpC基因敲除,且将所述基因组上的ltaE基因敲除,其他序列不变,得到重组菌;
或,重组菌,为将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上的prpC基因敲除,其他序列不变,得到重组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敲除或所述替换采用同源重组的方式进行;
或,所述敲除或所述替换采用λ-red同源重组系统或sacB基因介导筛选的同源重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恶臭假单胞菌为恶臭假单胞菌KT2440。
10.由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重组菌;
或,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重组菌在利用苏氨酸生产或制备丙酸中的应用。
11.一种制备丙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重组菌催化苏氨酸,得到丙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11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