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雨水冲击进行雨水自动收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6375.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0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1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于彬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雨水 冲击 进行 自动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雨水冲击进行雨水自动收集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内部处理装置、支撑脚、控制面板、机体、导管、收集盘,内部处理装置安装在机体内部,支撑脚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底部,机体顶部与导管底部固定连接,导管顶端装有收集盘,控制面板右侧与机体左侧垂直连接。该装置能够将屋顶流下的雨水通过收集盘进行收集,收集盘面积较大可以防止水外流,该装置还可以通过固定块上的导流边框来增加收集水的冲击力带动冲击导流装置进行运作从而将树叶排出,这样能够防止树叶罩住过滤网而降低水的收集速度,同时该装置还能够通过虹吸将内部收集框内部的水导出,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水收集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通过雨水冲击进行雨水自动收集的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是一种无污染的水源,可用于植被灌溉和循环使用,在下雨的时候,因为琉璃瓦的屋顶两侧设有排水槽,雨水能够顺着琉璃瓦的角度流到排水槽内部,我们能够将雨水收集装置安装在排水槽底部,这样就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
目前琉璃瓦屋顶的高度一般都不高,树叶在风的影响下容易飘到屋顶上,下雨的时候树叶在雨水的冲刷下会跟着雨水一起流动,这样在对雨水收集时,树叶会将过滤网挡住,从而降低雨水收集的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雨水冲击进行雨水自动收集的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通过雨水冲击进行雨水自动收集的装置,其结构包括内部处理装置、支撑脚、控制面板、机体、导管、收集盘,所述内部处理装置安装在机体内部,所述支撑脚依次连接成长方形结构排列于机体底部,所述机体顶部与导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管顶端装有收集盘,所述控制面板右侧与机体左侧垂直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内部处理装置由过滤网、支撑底框、内部收集框、导流管、控制装置、侧边固定架、冲击导流装置、引流架组成,所述过滤网底部两端与支撑底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框内部装有内部收集框,所述内部收集框顶部设有引流架,所述侧边固定架安装在过滤网两侧,所述冲击导流装置底侧与侧边固定架顶侧贴合连接,所述导流管左端与内部收集框底端内部导通连接,所述导流管右端与控制装置底部左端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冲击导流装置由导流边框、外圈、转动杆、内杆、滚球、连接杆、固定块组成,所述滚球按照间隔角度相同依次排列于内杆侧面,所述外圈内侧与滚球外侧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按照间隔角度相同依次排列于外圈侧面,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于内杆前侧,另一端连接到固定块内部,所述固定块顶侧与导流边框底侧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转动杆由凹槽、橡胶凸块、杆体组成,所述凹槽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于杆体内部,所述杆体右端侧面设有橡胶凸块。
作为优化,所述侧边固定架由连接块、过滤层、弧形杆、右支撑架组成,所述过滤层左端设有连接块,所述弧形杆安装在过滤层内部,所述过滤层右端与右支撑架顶端左侧固定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控制装置由转臂、吸盘、出水口、拉力杆、弧形管组成,所述弧形管右下角与出水口顶端导通连接,所述转臂底端与弧形管、拉力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拉力杆左端装有吸盘,所述吸盘上下两侧与弧形管底端内部采用过度配合。
作为优化,所述导流边框连接为梯形结构,上面宽下面窄。
作为优化,所述凹槽为长方形结构。
作为优化,所述弧形杆为弧形结构且与过滤层结构相同。
作为优化,所述过滤网整体围绕成圆锥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未经苏师大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研究院(邳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6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