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播秧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5373.8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8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禄;冯雅岚;龚军慧;冯国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B64D1/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秧机构 秧盘 播种部件 承载部件 卸载部件 装载部件 农业现代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播秧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和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播秧机构,所述播秧机构包括秧盘装载部件、秧盘卸载部件、秧盘承载部件和秧盘播种部件,播秧机构可以自动播秧,通过播秧机构和无人机的组合实现空中播秧。本发明可适应较为复杂的播秧环境,而且提高了播秧效率,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播秧无人机。
背景技术
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 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 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 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近几年来,农用无人机的发展迎来 了黄金时期,而且传统人工播秧耗时耗力,耗费大量人力资源,而在交通不 便的山区和丘陵地区,传统地面装置又显得极其笨重,因此可以设计一种将 农用无人机与播秧结合的装置,用于实现自动化播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播秧无人机,用于解决传统地面装置使用不方便且效 率不高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所用的技术特征为:
一种播秧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和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播秧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播秧机构包括秧盘装载部件、秧盘卸载部件、秧盘承载部件和秧盘 播种部件;其中
所述秧盘装载部件包括秧盘装载架,纵向排列的若干个可放置秧盘的秧 盘装载层,秧盘装载层可沿秧盘装载架上下位移;所述秧盘卸载部件设置在 秧盘装载架前端,包括可将秧盘推出秧盘装载架的推秧盘装置,推秧盘装置 的高度与升降装置下降至最低点时最上层的秧盘装载层的高度一致;
所述秧盘承载部件设置在秧盘装载架后端,包括秧盘承载架,秧盘承载 架的高度与推秧盘装置一致;
所述秧盘播种部件设置在秧盘承载架上,包括左右移动装置、前后移动 装置、升降装置和设置在秧盘承载架上方的播秧装置,左右移动装置、前后 移动装置、升降装置控制播秧装置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秧盘装载架左右两端设置装载架升降装置,装载架升降 装置与秧盘装载层连接可带动秧盘装载架作升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播秧装置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播秧架,沿左右 方向在播秧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播秧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播秧架的左端和/或右端设置在前后移动装置上,前后移 动装置的前端和/或后端设置在升降装置上,升降装置上端和/或下端设置在 左右移动装置上,左右移动装置设置在秧盘承载架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秧盘装载层在左右方向上可并排放置四个秧盘。
进一步的,所述秧盘承载架在左右方向上可并排放置四个秧盘。
进一步的,所述播秧装置包括三个播秧架,沿左右方向在播秧架的底部 设置有八个播秧插销。
进一步的,所述秧盘尺寸为490mm×1240mm×21mm,所述秧筒的孔径为 165mm,秧筒的行、列数为27×14或者28×14。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可以自动播秧的播秧机构与无人机结合实现了一种播秧无 人机,本发明可适应较为复杂的播秧环境,而且提高了播秧效率,在发展农 业现代化过程中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播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A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5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