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判断车辆的方向盘回正的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9768.5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智游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2 | 分类号: | B62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马云超;李志刚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盘 回正 感测装置 控制装置 提示信号 阈值时 人工成本 提示装置 便利性 感测 申请 停车 提示 输出 主观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迅速且准确地判断车辆的方向盘是否回正的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设置在车辆的方向盘上,用于感测并输出对应于方向盘的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控制装置,与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连接,以接收所述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开始计算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还用于,当计算出的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大于或等于方向盘的回正角度阈值时发出一提示信号;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提示信号并且做出方向盘未回正的提示处理。本申请通过迅速且准确地判断车辆的方向盘是否回正,使得驾驶员不再依赖于的主观意识和停车经验,提供了便利性并且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判断车辆的方向盘是否回正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驻车后方向盘没有回正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车辆的转向机构,轮胎,悬挂支柱持续处于受力状态,久而久之会加速这些部件的老化或者变形,进而引发事故。目前为克服方向盘未回正的问题,一般都是依赖于驾驶员的主观意识和停车经验,比较不便。
公开于本申请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迅速且准确地判断车辆的方向盘是否回正的设备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判断车辆的方向盘是否回正的设备,包括: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设置在车辆的方向盘上,用于感测并输出对应于方向盘的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控制装置,与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连接,以接收所述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当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开始计算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还用于,当计算出的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大于或等于方向盘的回正角度阈值时发出一提示信号;提示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提示信号并且做出方向盘未回正的提示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用于,当所述加速度值处于第二阈值范围以内时停止计算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用于,当计算出的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小于所述方向盘的回正角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进行归零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还可以用于,在开始计算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之前,对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进行至少一次校准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包括单片机或者中央处理器;所述提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灯光报警器和/或声光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阈值的范围可以为:0.05G至0.2G;所述第二阈值的范围可以为:0.05G至0.2G;所述方向盘的回正角度阈值的范围可以为:5度至15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阈值为:0.1G;所述第二阈值为:0.1G;所述方向盘的回正角度阈值为:10度。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判断车辆的方向盘是否回正的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车辆的方向盘上的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的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当所述加速度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开始计算所获取的角速度值积分之和;当计算出的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大于或等于方向盘的回正角度阈值时,发出车辆的方向盘未回正的提示信号。
进一步的,当计算出的所述角速度值积分之和小于所述方向盘的回正角度阈值时,对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进行归零操作。
进一步的,在获取所述加速度值和角速度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对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进行如下校准操作;
在车辆方向盘回正的情况下,分别获取所述加速度和角速度感测装置的X轴、Y轴和Z轴上的加速度值的平均值以及角速度值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智游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智游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9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