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碳纤维和再生混凝土加工水泥管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1018.7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0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来凤县三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7/26;B28B21/30;B28B21/62;C04B111/3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卢丹丹 |
地址: | 4457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碳纤维 再生 混凝土 加工 水泥管 方法 | ||
1.一种利用碳纤维和再生混凝土加工水泥管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如下:以重量份计,水泥组合物500-550份、骨料1300-1350份、水200-300份、减水剂20-35份、纤维组合物175-250份、固化剂25-50份;
所述水泥组合物各原料组分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溶剂10%、再生混凝土40%、火山灰水泥22%、糖0.05%、浮石25%、硅灰1.2%、氢氧化铝1%、粉煤灰0.75%;
所述再生混凝土各原料组分如下:以质量百分比计,废弃混凝土40%、矿渣粉30%、脱硫石膏20%、钢渣0.8%、沸石粉7%、氢氧化钠2.2%;
所述糖为半乳糖、葡萄糖、右旋糖、乳糖、麦芽糖、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纤维组合物包括纤维素纤维、碳纤维和碳酸钙填料,所述纤维素纤维的重量:碳酸钙填料的重量为(1:33)-(10:1);所述碳纤维的重量:纤维素纤维的重量为(1:2)-(2:1);
所述骨料为石灰石、碎石、砾石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固化剂为环氧固化剂;
该水泥管桩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再生混凝土;
a)预处理: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处理,再将破碎后的废弃混凝土过38μm-270μm筛子,得到废弃混凝土粉体;将沸石粉与废弃混凝土粉体混合,并投入球磨机球磨,得到第一混合粉体,球磨时间为2-3h;
b)水热:将第一混合粉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水热温度为30-100℃的条件下水热1-3天,用200-500目的筛网过滤,得到第二混合粉体;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是浓度为1-3mol/L;
c)一次煅烧:将第二混合粉体投入煅烧炉中进行一次煅烧,得到水泥生料粉体;所述一次煅烧温度为800-900℃,所述一次煅烧时间为2-2.5h;
d)搅拌混合:将脱硫石膏、钢渣分别进行破碎处理,再将破碎后的脱硫石膏、钢渣分别过50μm-200μm筛子,分别得到脱硫石膏粉体、钢渣粉体;再将矿渣粉、钢渣粉体投入球磨机球磨,得到第三混合粉体,球磨时间为3-3.5h;
e)二次煅烧:将水泥生料粉体和第三混合粉体进行混合,并投入煅烧炉中进行二次煅烧,得到水泥熟料;所述二次煅烧温度为700-850℃,所述二次煅烧时间为1-2h;
f)得到再生混凝土:称取所需组分比的水泥熟料和脱硫石膏粉体,所述水泥熟料的质量:脱硫石膏粉体的质量为100:(5-10),混合搅拌,得到再生混凝土;
2)制备水泥组合物;
a)分别将浮石、火山灰水泥、硅灰投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并用200-500目的筛网过滤,得到第四混合粉体;
b)称取一定组分的糖,与溶剂混合并进行搅拌,放置24h后投入再生混凝土、第四混合粉体,搅拌均匀,得到第一混合物料;
c)称取一定质量的粉煤灰、氢氧化铝,并将第一混合物料、粉煤灰、氢氧化铝依次投入煅烧炉中进行三次煅烧,得到水泥组合物;三次煅烧温度为800-900℃,三次煅烧时间为2-2.5h;
3)制备纤维组合物;
a)按照一定比例称取纤维和碳酸钙填料,首先将纤维放置于水性环境,使得纤维原纤化,直至形成纳米纤维状凝胶;
b)再将碳酸钙填料与纳米纤维状凝胶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料;
c)称取一定量的碳纤维,将混合物料与碳纤维组合并进行脱水,并制造成结构化材料,得到纤维组合物;
4)管桩的制备;
a)按一定比例称取水泥组合物、骨料、减水剂、纤维组合物和固化剂,并与一定量的水混合,投入搅拌机中进行高速搅拌,搅拌时间为1-2h,得到第二混合物料;
b)制作带桩头的钢筋笼,并将带桩头的钢筋笼放入模具中;
c)向下半模具中浇注制备得到的混合物料,将上半模具与下半模具拧紧,得到带料桩模;
d)纵向张拉,并将张拉后的带料桩模放在离心机上离心成型,得到半成品管桩;
e)半成品管桩进行常压蒸汽养护,常压蒸汽养护时间为2-3h,再将半成品管桩放入蒸压釜中高压蒸汽养护,所述蒸压釜中温度为200-220℃,高压蒸汽养护时间为5-8h;
5)得到所述管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来凤县三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来凤县三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10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