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VT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3269.9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7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葛林江;孙乐乐;葛大勇;马淑萍;孙鑫;徐琳;王璐;王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66 | 分类号: | F16H61/66;F16H61/02;F16H61/48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vt 液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CVT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双作用油泵、主油路和辅助油路;以及设于所述主油路上的主油路调压阀、液力变矩器液压控制模块、离合器液压控制模块和油缸液压控制模块;所述主油路调压阀通过主油路的第一支路和主油路连接至所述双作用油泵;所述离合器液压控制模块包括离合器压力控制阀、离合器互锁阀、第一电磁调压阀和第二电磁调压阀,所述离合器压力控制阀的第四端连接至所述主油路,所述离合器压力控制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离合器互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器互锁阀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调压阀和所述第二电磁调压阀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磁调压阀和所述第二电磁调压阀的第三端分别连接D挡离合器和R挡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CVT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器(CVT)的离合器包括前进离合器和倒挡离合器,离合器输入轴与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相连,离合器输出轴连接无级变速器带轮机构;发动机的扭矩经过液力变矩器,传递给离合器,通过不同离合器的结合和打开,实现车辆的前进、倒退、驻车和空挡功能。
在传统的CVT(无级变速器)中,D挡(前进挡)与R挡(倒挡)离合器通常共用一个电磁阀控制,并通过换挡拉锁控制手动阀实现D挡与R挡的切换。在离合器充油的过程中,TCU(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可以通过电磁阀主动控制斜率,但是在泄油过程中,无法通过软件标定主动控制泄压斜率。因此,很难避免车辆在静态P-R-N-D挂挡过程中的冲击,影响车辆的舒适性能。
另外,车辆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液压系统流量消耗较大(如速比骤变导致油缸快速动作)时,油缸或油道中油量难以保证,易使钢带打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车辆舒适性的CVT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CVT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双作用油泵;
与双作用油泵的出油口连接的主油路;
设于所述主油路上的主油路调压阀、液力变矩器液压控制模块、离合器液压控制模块和油缸液压控制模块;
所述主油路调压阀的第一端通过主油路的第一支路和主油路连接至所述双作用油泵的出油口;
辅助油路;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主油路的第二支路连接;
所述离合器液压控制模块包括离合器压力控制阀、离合器互锁阀、第一电磁调压阀和第二电磁调压阀,所述离合器压力控制阀的第四端连接至所述主油路,所述离合器压力控制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离合器互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离合器互锁阀的第三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磁调压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磁调压阀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磁调压阀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电磁调压阀的第三端分别连接D挡离合器和R挡离合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第一电磁调压阀和第二电磁调压阀分别控制D挡离合器与R挡离合器,实现离合器充油与泄油同时可控的功能,最大程度地提升静态换挡舒适性;可以通过TCU电控命令实现D挡与R挡切换,解决了传统CVT仅能通过机械式换挡拉锁实现P-R-N-D切换的问题;
另外,采用离合器互锁阀可以防止D挡离合器和R挡离合器同时结合导致CVT行星排受损或车辆失控;离合器压力控制阀可以确保第一电磁调压阀或者第二电磁调压阀失效时,通过主油路油压强制切断离合器油路油压。
进一步,所述液力变矩器液压控制模块包括液力变矩器调压阀、第三电磁调压阀和第四电磁调压阀,所述液力变矩器调压阀的第一端通过辅助油路连接所述主油路的第二支路,所述液力变矩器调压阀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三电磁调压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调压阀第三端与液力变矩器连接,所述第三电磁调压阀第二端和第四电磁调压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电磁调压阀的第一端连接至辅助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32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