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制备电化学脱盐电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6650.0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4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慧;刘晓悦;沈江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7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电 纺丝 制备 电化学 脱盐 电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脱盐技术领域,针对PB导电性差、易团聚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制备电化学脱盐电极的方法,包括CNT/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PANI/CNT/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PB/PANI/CNT中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和EDI电极的制备。本发明用静电纺丝法制PAN纤维并在表面包裹一层导电聚苯胺,使负电性的PB晶体在其表面合成,制得PB/PANI/CNT/PAN纳米纤维,溶去PAN形成PB/PANI/CNT中空纤维。该方法将PB与PANI/CNT结合,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快速离子传输结构,解决了PB材料导电性差、易团聚的问题,提高了PB材料的脱盐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脱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静电纺丝制备电化学脱盐电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口不断的增长及快速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使得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趋严重。发展绿色高效的海水脱盐技术,对缓解我国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状况,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使用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多效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但是这些方法仍存在能耗高、维护成本高、不利于环境保护等问题。
电容去离子技术(Capacity Deionization,CDI)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因其低能耗、低成本、易于操作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技术是基于双电层原理,通过施加电场使溶液中的离子向带有相反电荷的电极处移动,并在电极表面形成双电层。双电层能吸附并储存大量的离子,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当吸附过程结束,将电压反向或撤去,吸附于电极表面的离子将返回溶液中,实现电极的循环再生。电极材料是CDI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电极材料应具有高导电性、良好的浸润性、高比表面积和较窄的孔径分布等特点。目前研究报道的CDI电极材料主要是以活性炭、碳气凝胶、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由于这些碳电极本身的电吸附容量有限,并且在电吸附过程中会发生双电层重叠效应,因而CDI的脱盐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为了提高脱盐效率,发展出各种新型CDI系统。包括膜电容去离子技术(MCDI),混合电容去离子技术(HCDI)和流动电极去离子技术(FCDI)。其中,HCDI系统将CDI和电池系统结合,一侧电极由活性炭组成,通过双电层作用吸附氯离子,一侧电极由电池型材料组成,通过化学键作用捕获钠离子,因而具有很高的脱盐效率和脱盐能力。用于储钠的电池型负极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金属氧化物有CoO、MoO3、CuO、Fe2O3,其理论容量较高,但是材料在循环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破坏结构完整性,导致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金属硫化物包括Sb2S3、Ni3S2、MoS2、FeS2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但同样存在导电性差的缺点。因此提高此类电池型材料的导电性、循环性和倍率性能成为改善此类材料电化学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
电化学脱盐技术(Electrochemical Deionization,EDI),利用电池型材料取代传统碳电极材料,在电极两端施加恒定电流取代传统的恒压模式,在水分解电压范围内,恒流充电时钠离子通过电解质进入负极,电子补偿到负极确保电荷平衡,与电极材料发生还原反应达到脱盐的目的;恒流放电时电子补偿回到负极确保电荷平衡,负极电极材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钠离子从负极脱出实现电极材料的循环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6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多级电解的电解槽
- 下一篇:纯净水电解装置及电解桶装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