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路损伤修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334.7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4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红;黄莹;张宝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王子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支座 管路损伤 修复设备 丝杆 可移动地设置 弹头 延伸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路损伤修复设备,包括:固定支座,设置在管路的端口;丝杆,可移动地设置于固定支座上,能够沿管路的延伸方向在管路内往复运动;弹头,与丝杆位于管路内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领域
本申请设计航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管路损伤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飞机燃油导管形状复杂,多为铝合金材料,通常在装配时预埋在机体结构内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损伤通常无法离机修理,一般通过维护口盖进行机上原位修复。若出现管路凹陷等非常规损伤,可导致流量下降,凹陷量超过一定程度将严重影响飞机性能,必须及时进行原位修复,以保证装备正常使用。目前采用的机上原位修复方法通常采用木锤敲击修复方法,由于机上结构空间小,操作难度大,此法不仅效率低,复原效果差,还可能会对周边结构产生附加损伤,导致修理难度加大,加长装备修理周期,影响装备的出勤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路损伤修复设备,包括:固定支座,设置在所述管路的端口;丝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支座上,能够沿所述管路的延伸方向在所述管路内往复运动;弹头,与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管路内的一端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支座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固定孔并通过驱动螺母设置于所述固定支座上。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孔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螺纹。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固定支座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驱动螺母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弹头的一端为圆头锥形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弹头的两端均为圆头锥形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片,所述多个固定片上设置有支座卡子,所述支座卡子与所述管路的端口卡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损伤修复设备中,通过丝杆沿管路的延伸方向运动,连接于丝杆一端的弹头,能够将管路外部的凹陷从内部抚平,来达到管路修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修复设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修复设备的截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座卡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润滑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管路;20、固定支座;21、限位挡板;22、支座卡子;221、螺杆;222、底座;23、固定螺母;24、自润滑垫圈;241、自润滑层;242、金属基底;30、丝杆;40、弹头;50、驱动螺母;60、橡胶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修复设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修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管路修复设备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节椭圆度矫正工具
- 下一篇:一种大厚度整流器钎焊变形校正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