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启停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8584.0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5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士路;王洪静;迟佳男;郭文松;陈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20/00;B60W40/08;B60W40/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陆井玉;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停机条件 启动条件 混合动力车辆 驾驶员操作 车辆状态 启停控制 发动机运行 发动机状态 停机状态 自动启动 自动停机 节油 起停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启停控制方法,S1,起停开关是否打开;是,执行S2;S2,混动系统是否满足停机条件;是,执行S3;否,执行S12;S3,发动机状态是否满足停机条件;是,执行S4;否,执行S12;S4,车辆状态是否满足停机条件;是,执行S5;否,执行S12;S5,驾驶员操作意图是否满足停机条件;是,执行S6;否,执行S12;S6,执行自动停机操作;S7,控制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S8,混动系统是否满足启动条件;是,执行S11;否,执行S9;S9,车辆状态是否满足启动条件;是,执行S11;否,执行S10;S10,驾驶员操作意图是否满足启动条件;是,执行S11;否,执行S7;S11,执行自动启动操作;S12,发动机运行。本发明节油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启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尤其是经济性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所以,节油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发展趋势,而节油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发动机的增压小型化+混合动力技术。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到2020年全球汽车动力系统中传统内燃机占48%,起停技术占32%,轻中度混合系统占8%,深度混合系统占9%,纯电动和插电动占3%;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轻中度混合系统+起停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
轻中度混合系统+起停技术又分为12V BSG系统、12V+BSG系统、48V BSG系统和300V BSG系统。12VBSG系统为传统起停技术,节油效果仅3%左右;12V+BSG系统节油效果明显,但需要高级铅酸电池或超级电容,但这两项技术目前并不成熟;300VBSG系统成本太高,适合于高档车;而48V BSG系统,在传统发动机动力的基础上进行匹配搭载后,实现发动机增压小型化+48VBSG的动力系统组合,其成本合理、节油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度高,因此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被一致看好。
现有的起停技术为12V+增强型起动机式的起停系统,由于该系统受制于电池及电机的功率,发动机在停机后的起步过程中,发动机起动存在延迟,且出现自动起动失败问题的概率较大,车辆起步过程中,驾驶员在停机后的起步操作中可以感受到明显的起步动力延迟,主观驾乘感受较差。
自动起停功能是48V系统的一个标配功能,该功能的主要目的旨在降低整车油耗,改善起动过程中的舒适性,考虑到48V电池、发动机、驾驶员、行车安全等因素,起停功能有着很多进入和退出条件,以及不同的扭矩启动控制方法。
如何对48V系统的混动车辆的发动机进行自动启停控制,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启停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提高混合动力汽车节油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启停控制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判断起停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是,进入步骤S2;
S2,判断混动系统状态是否满足停机条件;如果是,进入步骤S3;如果否,进入步骤S12;
S3,判断发动机运行状态是否满足停机条件;如果是,进入步骤S4;如果否,进入步骤S12;
S4,判断车辆运行状态是否满足停机条件;如果是,进入步骤S5;如果否,进入步骤S12;
S5,判断驾驶员操作意图是否满足停机条件;如果是,进入步骤S6;如果否,进入步骤S12;
S6,执行自动停机操作;
S7,控制发动机处于停机状态;
S8,判断混动系统是否满足启动条件;如果是,进入步骤S11;如果否,进入步骤S9;
S9,判断车辆运行状态是否满足启动条件;如果是,进入步骤S11;如果否,进入步骤S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