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线路板凹槽内塞树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8634.5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7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H05K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均钦 |
地址: | 529235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线路板 凹槽 树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线路板凹槽内塞树脂的方法,通过调整工艺流程,贴膜保护了铜块和铜块旁边的凹槽,确保铜块表面不受树脂覆盖的影响,保证了导热效果;通过先贴膜再激光切割的工艺调整,无需再对凹槽进行树脂清除,保证了铜块表面的质量,避免二次打磨给铜块表面带来的损伤;使用激光切割的精确保证了树脂孔与铜块的分离,薄膜既能对铜块进行保护,又不会导致树脂孔的堵塞,提高了贴膜的精度。本发明通过对工艺流程进行调整,实现了对铜块凹槽的保护,保证了铜块表面质量和导热效果,缩短了制作流程,提高了PCB板的生产效率,有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CB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善线路板凹槽内塞树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体积越来越小,功率密度越来越大,如何寻求散热及结构设计的最佳方法,目前常用的散热方法就是埋铜块法,即在PCB板上局部位置上压合一块铜块,发热元器件直接贴装到铜块上,热量通过铜块传导出去,以保证制板的散热,但是在压铜块时,由于铜块与化片结合区域流胶较大,会形成一条凹槽,此凹槽在真空塞树脂时会塞满树脂,因凹槽凹陷使得磨板时只能磨干净板面树脂而无法磨到凹槽内树脂,导致后面图形无法制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对铜块凹槽进行保护、避免造成铜面损伤、提高贴膜精度的改善线路板凹槽内塞树脂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线路板凹槽内塞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PCB板进行压板、钻孔、电镀;
S2、在已电镀的PCB板上的铜块位置盖上一层薄膜;
S3、沿铜块凹槽烧出对应的图形;
S4、将图形之外的薄膜去除;
S5、进行真空塞树脂;
S6、将突起的树脂磨至与板面齐平,然后去除铜块上的薄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S3中使用激光钻机对薄膜进行图形划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5后将PCB板静置,静置时间为40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S6中使用砂带对树脂进行打磨。
进一步,所述薄膜为PET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调整工艺流程保护了铜块和铜块旁边的凹槽,确保铜块表面不受树脂覆盖的影响,保证了导热效果;通过先贴膜再激光切割的工艺调整,无需再对凹槽进行树脂清除,保证了铜块表面的质量,避免二次打磨给铜块表面带来的损伤;激光切割的精确保证了树脂孔与铜块的分离,薄膜既能对铜块进行保护,又不会导致树脂孔的堵塞,提高了贴膜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PCB板未贴膜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PCB板贴膜后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PCB板去除多余薄膜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PCB板填充树脂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PCB板打磨树脂、撕掉胶纸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改善线路板凹槽内塞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PCB板100进行压板、钻孔、电镀;开料后,在线路板上钻出埋孔、通孔及定位孔;钻孔后,对PCB板100进行电镀,PCB板100上有若干需要内塞树脂的镀铜孔400,铜块200连接位置因为流胶不够而出现凹槽300,如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开平依利安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